[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6195.X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6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群辉;杨明英;毕云青;张庆;杨佩文;彭荣珍;裴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205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水 喷灌 蓄水池 发电装置 集水漏斗 环形槽 下端 水泵 连通 农业灌溉装置 微电脑控制器 电性连接 喷灌孔 土壤湿度传感器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风力发电 灌溉装置 环形阵列 农田灌溉 收集雨水 出水孔 进水孔 斜向上 开口 水源 消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灌溉装置,包括发电装置、蓄水池、水泵,发电装置电性连接有蓄电池,发电装置的下端设置有输水杆,蓄水池设置在输水杆的下端,水泵设置在蓄水池内,输水杆上设置有集水漏斗,输水杆上位于集水漏斗的下端设置有喷灌环,喷灌环内设置有环形槽,喷灌环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连通环形槽与外界且开口斜向上的喷灌孔,输水杆上设置有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控制器电性连接有土壤湿度传感器,输水杆设置有连通集水漏斗与蓄水池的进水孔,以及连通环形槽与水泵的出水孔。本灌溉装置能够自动进行农田灌溉作业,并且采用新型的喷灌孔设计,喷灌更均匀,采用风力发电提供电力,而且能够收集雨水作为喷灌的水源,大大节省了人力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业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灌溉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农业灌溉技术,使得农业灌溉变得越来越自动化。但是许多山区农田因为供水和供电不便的原因,新型农业灌溉技术很难推广开,因此很多山区的农田依旧采取雨水灌溉及人工灌溉的方式,旱季雨水较少,需要人工运水到农田进行灌溉,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业灌溉装置,能够自动进行农田灌溉,并且采用风能供电进行灌溉,能够收集雨水作为水源灌溉,大大节省人力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农业灌溉装置,包括发电装置、蓄水池、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包括风力杆、发电机和风叶,所述发电机安装在风力杆的顶端,所述发电机通过转轴与风叶转动连接,所述风力杆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安装腔,所述蓄电池安装腔内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发电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风力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输水杆,所述输水杆的顶端设置有集水漏斗,所述输水杆于集水漏斗的下端设置有喷灌环,所述喷灌环内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喷灌环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连通环形槽与外界且开口斜向上的喷灌孔;所述输水杆上位于喷灌环的下端设置有微电脑控制器,所述微电脑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微电脑控制器电性连接有土壤湿度传感器;
所述蓄水池与输水杆的下端连接,所述蓄水池为密封中空设置,所述水泵放置在蓄水池内,所述水泵与微电脑控制器电性连接,贯穿所述输水杆及蓄水池的顶部设置有连通集水漏斗底部与蓄水池内部的进水孔,贯穿所述输水杆及蓄水池的顶部设置有连通环形槽与蓄水池内部的出水孔,所述水泵通过出水管与出水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力带动风叶旋转,风叶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下雨时,集水漏斗将收集的雨水通过进水孔流入蓄水池储存;在微电脑控制器上预设一个土壤湿度值,将土壤湿度传感器插在土壤中,土壤湿度传感器能实时将土壤的湿度数据传输给微电脑控制器,当微电脑控制器检测到土壤湿度低于预设的土壤湿度值时,微电脑控制器控制水泵启动,水泵开始抽水并通过出水管进入出水孔,抽上来的水经过出水孔后进入喷灌环内的环形槽,最后通过喷灌孔喷出,完成农田的灌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漏斗的上端铺设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防止在长期的放置过程中杂物掉落进集水漏斗并堵塞进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灌孔近似呈扁平的扇形且小口端与环形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喷灌孔喷出的水呈扇形,增大喷灌的覆盖范围,使得喷灌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水杆上位于喷灌环的下端向内切割形成微电脑控制器安装槽,所述微电脑控制器安装在微电脑控制器安装槽内,所述微电脑控制器安装槽设置有开关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61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喷或滴灌式复合PE管
- 下一篇:一种灌溉用地埋间距可调式渗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