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渗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6678.X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3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林;李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04;B01D36/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郭雨桐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除杂 消能 雨水渗透结构 本实用新型 溢流口 平铺 过滤 收集雨水 粗砂层 进水口 渗水口 侧壁 溢流 沉淀 存储 截留 室内 暴雨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渗透结构,用于雨水的收集与渗透,包括平铺于地面且用于降低雨水流速并用于收集雨水的消能层、放置于所述消能层下方并用于截留所述消能层收集的雨水中杂质的除杂框、放置于所述除杂框下方并用于暂时存储和沉淀经所述除杂框过滤的雨水的第一雨水室以及平铺于所述第一雨水室下方且用于过滤所述第一雨水室内的雨水的粗砂层,所述第一雨水室顶部具有供雨水进入的第一进水口,其底部具有第一下渗水口,所述第一雨水室的侧壁开设有溢流口。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地面以下,通过开设溢流口有效防止了暴雨时雨水无法及时排放且容易溢流的问题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渗透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的干涉越发增多,这也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量的自然灾害频发,其中暴雨引起的洪涝灾害尤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在夏天时全国50%强降雨地区出现了城市排水不畅,内涝严重等“看海”的现象,部分地区由于特大洪涝灾害造成路段受阻、航班延误,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地铁及工地路面塌陷,部分地区由于暴雨引起的内涝出现了长时间的停水停电现象,对人民及社会公共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积极应对特大暴雨带来的洪涝灾害,有效处理城市内涝迫在眉睫。
目前针对特大暴雨进行有效导流,针对路面积水实现有效的错洪调蓄,是解决城市内涝的关键。针对这一个原则,目前国家积极推荐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特大洪涝应对过程中,贯彻“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有效实现对雨水的有效调蓄与综合利用。目前主要的解决设施有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调蓄人工湿地等等。但是目前直接针对雨水口进行改造的实例却相对较少,现有的雨水渗透结构下渗雨水时无法及时得到排放且容易溢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渗透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下渗雨水时无法及时得到排放且容易溢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平铺于地面且用于降低雨水流速并用于收集雨水的消能层、放置于所述消能层下方并用于截留所述消能层收集的雨水中杂质的除杂框、放置于所述除杂框下方并用于暂时存储和沉淀经所述除杂框过滤的雨水的第一雨水室以及平铺于所述第一雨水室下方且用于过滤所述第一雨水室内的雨水的粗砂层,所述第一雨水室的顶部具有供雨水进入的第一进水口,而底部具有供雨水下渗的第一下渗水口,所述第一雨水室的侧壁开设有溢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渗透结构还至少包括一个设于所述粗砂层下层并用于暂时储存和沉淀从所述粗砂层下渗的雨水的第二雨水室,所述第二雨水室的顶部具有供雨水进入的第二进水口,而底部具有供雨水下渗的第二下渗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渗透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雨水室下方并开设多个过滤孔以过滤所述第二雨水室内下渗入泥土的雨水的滤层。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渗透结构还包括其一管口与所述溢流口对接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用于将所述第一雨水室内高于所述溢流口最低点的雨水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雨水室的侧壁在竖直高度上的中间位置开设所述溢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消能层由上至下方向上的横截面的面积渐缩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消能层的侧壁为坡角为30度的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雨水室与所述第二雨水室大小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渗透结构还包括雨水箱,所述消能层、所述第一雨水室、所述除杂框、所述第二雨水室以及所述滤层均放置于所述雨水箱内,所述雨水箱底面开设有用于排出从所述滤层排出的雨水的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消能层、所述第一雨水室、所述除杂框、所述第二雨水室以及所述滤层的侧壁贴合所述雨水箱的内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66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升降马桶
- 下一篇:雨水与废液分离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