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渣油的超临界解聚反应的评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9209.3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7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婷婷;达志坚;申海平;陈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55/06 | 分类号: | C10G55/06;B01J19/00;B01J3/04;B01J19/18;B01J8/24;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董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聚 超临界 评价系统 高压反应装置 压力控制装置 裂化反应 渣油 连通 高压反应釜 加热装置 评价装置 产物出口 反应效果 物料保持 在线评价 原有的 油水 加热 出口 流出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渣油的超临界解聚反应的评价系统,渣油的超临界解聚反应在高压反应装置中进行,评价系统包括:压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从高压反应装置流出的超临界物料的流量和压力,压力控制装置的入口用于与高压反应装置的产物出口连通;加热装置,与压力控制装置的出口连通,用于加热超临界物料;接触裂化反应评价装置,与加热装置的出口连通,用于对超临界物料进行接触裂化反应评价。该评价系统能使高压反应釜得到的解聚物料保持解聚状态和油水比例直接进行接触裂化反应评价,实现对解聚反应的原位在线评价,避免进入评价装置的物料无法保持原有的解聚状态、无法准确评价高压反应釜中的超临界解聚反应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化工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渣油的超临界解聚反应的评价系统。
背景技术
世界石油资源探明总储量增长逐年放缓,原油品质重质化、劣质化趋势日益显现,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我国原油供给缺口猛增,这一系列严峻形势使得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成为必然选择。而对于渣油而言,沥青质中杂原子含量高、极性大,导致其在渣油体系中发生聚集并且以聚集体的状态存在,增加了渣油处理的难度,因此如何促使渣油体系中的沥青质聚集体解聚,并且对经SCW处理的渣油进行快速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专利CN 101077980 A中提出了一种利用SCW改质减压渣油制备轻质油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利用SCW作为减压渣油热裂化反应的介质,是一种由减压渣油制备轻质油的方法,得到的产物中轻质组成高,焦含量少,基本无新焦生成。但是,该方法是通过SCW为介质的热裂化反应,但是并不能对经SCW处理的渣油进行原位表征,而且样品的后续处理较为复杂。
专利CN 101558136 A中给出了一种对重质油进行改质的反应器和方法,该反应器在连续、半连续或间歇模式下进行操作并且配有使反应器内部和反应器内外的动力传递、传热和传质能够进行的设备。但是,该装置同样不能对经过处理的渣油进行原位表征和处理,通过分离得到的样品已经和处在超临界环境下的样品大为不同。
专利CN 105229121 A中给出了一种利用SCW对原油进行提质加工和脱硫的方法,该专利提供了一种通过将原油流和SCW混合,然后过滤出由原油流和SCW混合得到的沉淀固体化合物,从而将原油流中出去杂质的方法。但是,该装置只是一种分离原油流中的杂质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渣油的超临界解聚反应的评价系统,该系统能够对超临界解聚反应的渣油进行原位快速评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渣油的超临界解聚反应的评价系统,所述渣油的超临界解聚反应在高压反应装置中进行,所述评价系统包括:压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从所述高压反应装置流出的超临界物料的流量和压力,所述压力控制装置的入口用于与所述高压反应装置的产物出口连通;加热装置,与所述压力控制装置的出口连通,用于加热所述超临界物料;接触裂化反应评价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连通,用于对所述超临界物料进行接触裂化反应评价。
可选地,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减压管路和设置于所述减压管路上的压力控制器,所述压力控制器可控制所述减压管路内的流体流量;所述减压管路的入口用于与进行所述超临界重油解聚反应的高压反应装置的产物出口连通,所述减压管路的出口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入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压力控制器包括针阀,以通过调节针阀的开度控制所述减压管路内的流体流量。
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内设有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的入口与所述减压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加热盘管的出口与所述接触裂化反应评价装置的入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9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式油浆静电分离装置及分离系统
- 下一篇:生物质气化炉防止料仓架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