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运动平台的油舱溢油研究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9670.9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5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薛米安;陈奕超;苑晓丽;程林;张冠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铁 运动平台 储油舱 漏油孔 油舱 吸盘 堵孔 本实用新型 集液漏斗 实验装置 导管 漏杯 外舱 底座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 拆装便利 船舶运动 实验效率 运动状态 装置固定 集油罐 可翻折 破孔 伸入 吸铁 油箱 罩设 研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运动平台的油舱溢油研究的实验装置,包括运动平台,运动平台上设置有底座,底座上安装有外舱。外舱中安装有储油舱,储油舱底部安装有电磁铁一和电磁铁二,储油舱上电磁铁一和电磁铁二之间开设有漏油孔,漏油孔与电磁铁二之间可翻折的安装有堵孔吸盘,堵孔吸盘远离漏油孔的端部安装有吸铁。储油舱底部安装有集液漏斗,集液漏斗包括漏杯和导管,漏杯罩设住漏油孔和堵孔吸盘,导管伸入集油罐。本实用新型装置固定在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上,研究油舱的结构,破孔的位置,油舱内液体的运动状态以及船舶运动形态对油箱溢油速度的影响,具有结构合理、拆装便利、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实验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物理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运动平台的油舱溢油研究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科技与经济发展日益加快的今日,世界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就目前而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则是此类能源的最好供给,而油气资源主要通过海洋进行运输。然而近年来溢油事故的频繁发生导致了许多的海域污染及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这使人们意识到了溢油事故的严重后果以及对油舱溢油问题深入研究的迫切性。
在溢油问题的研究中,事故发生后油气的泄漏速度是较为重要的,因为事故后水面溢油的运动特征、规律及轨迹等研究首先要确定油气的泄漏速度。而影响油舱中油气的泄漏速度的影响因素有许多:油舱的结构,破孔的位置,油舱内液体的运动状态以及船舶的航行状态等。
对此问题的研究手段主要有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有着低成本,高效率等等优点,但对于液体的复杂非线性现象的重现还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六自由度运动平台,设计了一种油舱溢油研究的实验装置,具有结构合理、拆装便利、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实验效率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运动平台的油舱溢油研究的实验装置,包括运动平台,所述运动平台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外舱,所述外舱中安装有储油舱,所述储油舱底部安装有电磁铁一和电磁铁二,所述电磁铁一和电磁铁二分别连通有电源,所述储油舱上电磁铁一和电磁铁二之间开设有漏油孔,所述漏油孔与电磁铁二之间可翻折的安装有堵孔吸盘,所述堵孔吸盘与漏油孔相邻的端部可翻折的连接在储油舱上,且所述堵孔吸盘的翻折方向朝向漏油孔,所述堵孔吸盘远离漏油孔的端部安装有吸铁,所述堵孔吸盘在闲置状态时吸铁吸附在电磁铁二上,所述堵孔吸盘在堵漏油孔时吸铁吸附在电磁铁一上;
所述储油舱底部安装有集液漏斗,所述集液漏斗包括漏杯和导管,所述漏杯罩设住漏油孔和堵孔吸盘,所述导管伸入集油罐,所述储油舱底端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大于集油罐顶端距离水平面的高度;
所述储油舱和集油罐还安装有导油管,所述导油管一端伸入储油舱,所述导油管另一端伸入集油罐,所述导油管上安装有抽油泵。
进一步的,所述集油罐设置于外舱中,所述集油罐位于储油舱下侧。
进一步的,所述集油罐设置于外舱外,且所述集油罐设置于运动平台外,所述导管伸入集油罐的端部连通有若干分管,所述分管的管口贴近集油罐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储油舱和集油罐上均标示有油量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堵孔吸盘的直径大于漏油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集油罐中还安装有波高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装置固定在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上,研究油舱的结构,破孔的位置,油舱内液体的运动状态以及船舶运动形态对油箱溢油速度的影响,具有结构合理、拆装便利、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实验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9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