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角度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0740.2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7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孙进;顾建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伍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838 | 分类号: | B60N2/838;B60N2/853;B60N2/809;B60N2/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7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电机 伸缩电机 升降杆 上端 角度调节机构 汽车座椅 头枕骨架 背面板 固定轴 固定座 伸缩杆 支撑杆 转轴筒 滑道 啮合 高低调节 高度调节 控制升降 驱动电机 支撑头枕 疲劳感 舒适度 操控 横板 上套 下端 开车 | ||
一种汽车座椅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的支撑杆I与支撑杆II的上端分别设有升降电机I与升降电机II,所述的升降杆I与升降杆II的上端设有固定轴,所述的固定轴上套接有转轴筒,所述的转轴筒上设有头枕骨架,所述的头枕骨架的背面板上设有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伸缩杆,所述的伸缩电机的下端设有与其相啮合的滑道,所述的滑道位于横板的上端,所述的伸缩电机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通过升降电机I与升降电机II实现控制升降杆I与升降杆II的高度调节,从而实现对头枕骨架的高低调节,通过操控伸缩电机带动伸缩杆支撑头枕骨架的背面板实现前后的倾斜角度的调节,可以根据乘员自身需求来调节,提高舒适度,降低长期开车带来的疲劳感,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角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乘员长途旅行或是高档豪华轿车的后排乘员的头部和肩部长时间乘坐会感到不舒服,乘坐体验较差,不能够满足人们对舒适性和乘坐体验性不断增长的需求。现有的汽车座椅,并没有设置用于调节头枕骨架高度和倾角度的调节装置,不能根据乘员自身需求来调节,乘坐时间过久后,乘员容易疲劳而且会感觉不舒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紧凑合理的一种汽车座椅角度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汽车座椅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靠背骨架和头枕骨架,所述的靠背骨架的上端的两侧设有支撑杆I与支撑杆II,所述的支撑杆I与支撑杆II的下端各设有一组卡接板,所述的支撑杆I与支撑杆II的上端分别设有升降电机I与升降电机II,所述的升降电机I与升降电机II的上端分别设有升降杆I与升降杆II,所述的升降杆I与升降杆II的上端设有固定轴,所述的固定轴上套接有转轴筒,所述的转轴筒上设有头枕骨架,所述的头枕骨架的背面板上设有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的下端设有伸缩电机,所述的伸缩电机的下端设有与其相啮合的滑道,所述的滑道位于横板的上端,所述的伸缩电机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的升降电机I、升降电机II、伸缩电机和驱动电机通过导线连接电源线和开关。
所述的横板位于靠背骨架的背面板上。
所述的开关位于靠背骨架的一侧。
所述的头枕骨架与升降杆I和升降杆II为相套接结构。
所述的头枕骨架与升降杆I和升降杆II的套接处设有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升降电机I与升降电机II实现控制升降杆I与升降杆II的高度调节,从而实现对头枕骨架的高低调节,通过操控伸缩电机带动伸缩杆支撑头枕骨架的背面板实现前后的倾斜角度的调节,可以根据乘员自身需求来调节,提高舒适度,降低长期开车带来的疲劳感,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伍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伍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0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