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下设施圆管结构的清洗和检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0796.8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0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罗高生;姜哲;王彪;郭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B5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水下设施 清洗 检测 螺旋桨推进系统 重心调节机构 驱动机器人 机械手 清洗系统 圆管结构 作业检测 光通 前部 机器人 抓取 本实用新型 机器人底盘 检测机器人 操作平台 对外通讯 环境影响 爬行运动 时间窗口 悬浮运动 重心位置 作业成本 摄像 海上 灵活 支撑 | ||
1.一种用于水下设施圆管结构的清洗和检测机器人,包括底盘系统(Ⅲ)、螺旋桨推进系统(Ⅴ)、重心调节机构(Ⅵ)、清洗系统(Ⅰ)、机械手(Ⅳ)、光通系统(Ⅱ)和作业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系统(Ⅲ)位于机器人的下方,用于提供稳定的操作平台支撑和驱动机器人爬行运动;所述螺旋桨推进系统(Ⅴ)固定在底盘系统(Ⅲ)的上部,用于驱动机器人悬浮运动;所述重心调节机构(Ⅵ)位于底盘系统(Ⅲ)的下方,用于调节机器人的重心位置;所述清洗系统(Ⅰ)固定在底盘系统(Ⅲ)的前部下方,用于进行水下清洗;所述机械手(Ⅳ)固定于机器人底盘系统(Ⅲ)的前部上方,具有多个自由度,用于抓取作业检测工具,完成对水下设施的检测和作业;所述光通系统(Ⅱ)用于提供照明、摄像及对外通讯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设施圆管结构的清洗和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系统(Ⅲ)上设有底盘主梁(1),底盘主梁(1)的下方设有前主驱动吸附轮(9)、后主驱动吸附轮(3)和左摆臂驱动吸附轮(5)、右摆臂驱动吸附轮(8);前主驱动吸附轮(9)、后主驱动吸附轮(3)可以吸附导磁体材料的水下设施结构,同时提供驱动力;所述左摆臂驱动吸附轮(5)连接在左摆臂驱动吸附轮摆臂(6)的末端,左摆臂驱动吸附轮(5)、右摆臂驱动吸附轮(8)根据水下设施结构的直径改变摆臂的摆角,做类似手臂环抱的动作,通过摆臂末端的吸附轮吸附导磁体材料的水下设施结构,同时提供驱动力;底盘主梁(1)的中间位置设有起吊蘑菇头(15),用于吊装机器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设施圆管结构的清洗和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驱动吸附轮(9)、后主驱动吸附轮(3)和左摆臂驱动吸附轮(5)、右摆臂驱动吸附轮(8)中的吸附轮包括永磁体或者电磁体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设施圆管结构的清洗和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推进系统(Ⅴ)包括4个水平矢量布置的水平螺旋桨(4)和4个垂直布置的垂直螺旋桨(7),水平螺旋桨(4)提供机器人沿Y轴前后和X轴左右的直线运动以及绕Z轴旋转的运动,垂直螺旋桨(7)提供机器人沿Z轴上下直线运动以及绕Y轴和X轴旋转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设施圆管结构的清洗和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4个水平矢量布置的水平螺旋桨(4)与机器人的Y轴和X轴分别成45°角布置;所述4个垂直布置的垂直螺旋桨(7)与机器人的Z轴分别成5°角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设施圆管结构的清洗和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推进系统(Ⅴ)的螺旋桨包覆在第一浮力块(16)中,所述第一浮力块(16)固定在底盘系统(Ⅲ)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设施圆管结构的清洗和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心调节机构(Ⅵ)挂接在底盘主梁(1)的下方,包括水下电机(20)、丝杠(21)、螺母机构(22)、第二浮力块(23)、滑轨及支撑(24);所述螺母机构(22)上固定第二浮力块(23),所述水下电机(20)用于驱动丝杠(21)和螺母机构(22)沿滑轨及支撑(24)移动,从而调节机器人的重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07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员防溺水装置
- 下一篇:用于水下航行器的抛物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