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横穿隧道基坑的现有电力管廊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1272.0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6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郝利军;谢文斌;吴文娟;刘德义;汤伟;袁逢逢;李东泰;陈霖;李亚超;张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29/045;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张晓辉;闫瑞霞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管 保护结构 隧道基坑 顶托板 横穿 基坑围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 隧道施工 盖板 防撞墙 变形 隧道工程 基坑 安全运营 电力电缆 电力管线 人力物力 施工进度 有效控制 电缆沟 搭接 防撞 支顶 隧道 保证 节约 施工 安全 | ||
1.一种横穿隧道基坑的现有电力管廊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围护结构、顶托板、防撞墙和盖板,所述顶托板与基坑围护结构固定连接并支顶电力管廊,所述防撞墙设置在所述顶托板上并位于电力管廊的两侧并且高度高于所述电力管廊,所述盖板搭接在防撞墙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穿隧道基坑的现有电力管廊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围护结构包括连续墙冠梁和砼支撑梁,所述电力管廊下方的连续墙冠梁标高至所述电力管廊底部,所述顶托板包括两根工字钢纵梁和托板,所述工字钢纵梁两端嵌入所述电力管廊下方的连续墙冠梁中,所述工字钢纵梁顶部支顶电力管廊底部、下部埋置在托板中,所述托板为与电力管廊两侧砼支撑梁固定连接的钢筋混凝托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穿隧道基坑的现有电力管廊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纵梁由多段工字钢焊接而成,工字钢长度为1.8-2.2m,所述工字钢纵梁嵌入所述连续墙冠梁中的深度为0.5-0.7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穿隧道基坑的现有电力管廊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纵梁采用36A工字钢,所述托板厚度为0.25-0.4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穿隧道基坑的现有电力管廊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纵梁大于等于一半的高度埋置在托板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穿隧道基坑的现有电力管廊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之间的焊接采用开口焊接形式,焊接所述工字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应大于或等于200mm,所述翼缘板拼接长度要大于等于2倍翼缘板宽度,所诉腹板拼接长度大于等于600mm、宽度大于等于30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穿隧道基坑的现有电力管廊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围护结构包括砼支撑梁,所述顶托板包括多个工字钢横梁与托板,所述工字钢梁横梁与电力管廊方向垂直并且两端锚入砼支撑梁内,其顶部标高至电力管廊底部、底部放置在托板上,所述托板为与两侧砼支撑梁固定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横穿隧道基坑的现有电力管廊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横梁之间的间距为0.3-0.5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横穿隧道基坑的现有电力管廊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横梁采用45C工字钢,所述托板厚度为0.25-0.4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穿隧道基坑的现有电力管廊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钢板,所述盖板厚度为0.8-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未经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12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