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扭力单元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2443.1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4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彭竞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竞原 |
主分类号: | F16F1/02 | 分类号: | F16F1/02;F16F1/4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5106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力单元 连接套管 扭力装置 折叠 相叠 字型 本实用新型 横向连接 自动回收 纵向连接 连接件 拉伸 套接 应用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扭力单元及装置。所述扭力单元包括弹性材料与连接套管,是将所述弹性材料扭成类似于“8”字型、用连接套管套接“8”字型相叠位置并使得位于连接套管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部分之间相互具有活动的空间。所述两个以上的扭力单元通过连接件实现横向连接和/或两个以上的扭力单元的实现纵向连接后形成扭力装置。所述扭力单元和扭力装置的结构具有拉伸张力和定向折叠力,可以轻松实现自动回收恢复折叠原状,这给扭力单元和扭力装置带来良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力单元及装置。
背景技术
扭力是扭转物体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力,利用扭力作用进行动作的装置可以称作是扭力装置。
很多装置在使用时涉及撑开、搭建或者收合等操作,例如帐篷或者遮阳棚等装备通常是安全、舒适、保护、防护的保障。但这些装置在撑开、搭建或者收合的过程中,撑开、搭建或者收合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单个人很难独立完成,而一般的消费者又不是专业者,往往不懂的如何去把这些装置撑开、搭建或者收合好,给操作带来很多麻烦。
如果能在这些装置中设计一种扭力装置,利用扭力装置的变形力轻松完成上述撑开、搭建或者收合等操作,甚至实现通过结构的自动回收完成上述撑开、搭建或者收合等操作,那么就可以为产品带来更大的使用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扭力装置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扭力单元。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由所述扭力装置构成的扭力结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还一技术问题是提供所述扭力装置或者设有所述扭力装置的扭力结构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扭力单元,包括弹性材料与连接套管,是将所述弹性材料扭成类似于“8”字型、用连接套管套接“8”字型相叠位置并使得位于连接套管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部分之间相互具有活动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连接套管内的弹性材料的轴向扭矩来实现弹力或扭力功能。
所述空隙需要足够小,小到刚刚好让连接套管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有点活动的余地即可。
基于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可选方案之一:所述弹性材料为两条,即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的其中一端相接,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各自的另一端以相反的方向分别经由连接套管贯穿后相接;所述相接的位置与所述连接套管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扭力环和第二扭力环。
在可选的方案之一的思想下,优选地,所述相接可以是采用焊接或者其他类似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采用端头的连接套管连接,如果采用端头的连接套管连接,可以让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的两端相反方向分别穿过端头的连接套管并折弯使卡固。所述端头的连接套管给予管内弹性材料的活动余地可以尽量小,小到刚刚好让端头的连接套管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有点活动的余地即可。
当然,在上述可选的方案一中,根据弹性或者扭力的大小需要,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可以是并行的若干条;所述第二弹性材料可以是并行的若干条。
基于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可选方案之二:所述弹性材料的一端从连接套管由头到尾贯穿后扭成第一扭力环再从所述连接套管由头到尾贯穿,然后扭成第二扭力环并与弹性材料的另一端相接。所述相接的位置与所述连接套管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扭力环和第二扭力环。
所述连接套管的头和尾是相对的,如果将连接套管的一端设置为头,另一端就为尾,反过来设置也可,并不做严格的头尾固定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竞原,未经彭竞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2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散热刹车片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前板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