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捣固焦炉炉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4541.9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3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何刚;唐建华;汪洋;何腾蛟;吴云川;李霖熠;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9/02 | 分类号: | C10B2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室 捣固焦炉 支撑装置 炉墙 挖补 本实用新型 松紧结构 支撑部件 碳化 新砖 室内 受热 旧砖 墙面 贴靠 装煤 支撑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捣固焦炉炉墙,包括炉墙,炉墙上设有碳化室,所述碳化室内设有至少一个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松紧结构和连接在松紧结构两端的两个支撑部件,所述两个支撑部件分别与碳化室的两侧墙面贴靠。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碳化室内设置多个支撑装置对碳化室的挖补部位进行支撑,阻止挖补部位的新砖受热向外位移,加强新砖与旧砖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碳化室的洞宽维持在正常范围,使得挖补工作不会影响捣固焦炉的正常装煤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捣固焦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捣固焦炉炉墙。
背景技术
捣固焦炉是炼钢生产中的重要设备,捣固焦炉的炉墙在生产中容易受损,其损坏主要表现为炉墙剥蚀、裂纹、串漏、穿孔、隔墙砖断裂、垮塌,并且由于捣固焦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会造成炉墙比炉顶焦炉损坏更为严重。捣固焦炉炉墙损坏后需进行挖补,挖补常用手段是使用更换新砖,并利用粘土火泥进行砌筑,砌筑过程中预留出碳化室的洞宽,但在挖补后进行生产时,碳化室由于温度急剧升高(从200℃升至800℃以上),新砖和粘土火泥急剧膨胀,新砖和旧砖之间间距扩大,造成新砖向碳化室的室腔位移,最终造成碳化室的洞宽变小,使得捣固焦炉装煤困难,严重影响捣固焦炉的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捣固焦炉炉墙,在炉墙受损挖补后可保证碳化室的洞宽不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捣固焦炉炉墙,包括炉墙,炉墙上设有碳化室,所述碳化室内设有至少一个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松紧结构和连接在松紧结构两端的两个支撑部件,所述两个支撑部件分别与碳化室的两侧墙面贴靠。
进一步的是:所述松紧结构由连接件和两个撑杆组成,连接件的两端设有连接头,连接头内设有内螺纹;撑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两个撑杆分别与连接件的两个连接头螺纹连接,撑杆未与连接头连接的一端与支撑部件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部件为槽钢或角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碳化室内设置多个支撑装置对碳化室的挖补部位进行支撑,阻止挖补部位的新砖受热向外位移,加强新砖与旧砖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碳化室的洞宽维持在正常范围,使得挖补工作不会影响捣固焦炉的正常装煤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炉墙、2-碳化室、3-支撑装置、4-松紧结构、5-支撑部件、6-连接件、7-撑杆、8-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捣固焦炉炉墙如图1所示,在炉墙1的碳化室2内设有至少一个支撑装置3,支撑装置3支撑在碳化室2墙面的挖补部位上,通过支撑装置3将挖补部位的新砖向炉墙1内旧砖方向挤压,使新砖与旧砖之间间距不会扩大,不会因新砖与旧砖之间的粘土火泥受热膨胀而将新砖向碳化室2方向推动,从而保证碳化室2的洞宽保持在正常生产所需的范围内,不会出现挖补工作进行后碳化室2洞宽变小的现象,保证碳化室2装煤工作顺利进行,降低碳化室2内煤饼的垮塌率。
如图2所示,支撑装置3由松紧结构4和支撑部件5组成,两个支撑部件5分别连接在松紧结构4的两端后再分别与碳化室2的两侧墙面贴靠,支撑部件5的支撑部位为碳化室2墙面上的挖补部位。松紧结构4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由位于中部的连接件6和两端的两个撑杆7组成,连接件6的两端设有连接头8,连接头8内设有内螺纹,撑杆7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撑杆7插入连接头8后与之螺纹连接,而撑杆7未设置外螺纹的一端端头与支撑部件5连接,根据实际碳化室2的宽度可通过转动撑杆7对支撑装置3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部件5选用成本较低的槽钢或角钢,槽钢或角钢在工厂中取材容易,生产所剩的槽钢或角钢边角料可进行回收再利用,且本身强度和耐热度较高,适合作为支撑部件5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4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