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井回风导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7369.2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5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曹亮;高波;孙建新;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袁礼君;阚梓瑄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回风 引风筒 导风装置 导风筒 井口 矿井 本实用新型 密封连接 水平设置 向上延伸 支撑杆 排出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井回风导风装置,用于引导所述矿井回风的排出,矿井回风导风装置包括向上延伸地安装在矿井井口的引风筒以及连通于引风筒的导风筒;导风筒水平设置且通过支撑杆连接于地面;引风筒与矿井井口之间和导风筒与引风筒之间密封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来说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矿井回风导风装置。
背景技术
对地下采矿业而言,井下通风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将从井下排出来的风简称为矿井回风。矿井回风以显热和潜热两种形式带出几百米以下地层的热量,其蕴含的热能相当可观。
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余热回收装置对矿井回风进行回收利用。为了使得矿井回风的余热回收效率更高,导风装置的设置尤其重要。
然,现有导风装置的整体高度大多很高,不便于工作人员的检修。同时,余热回收装置大多设置在矿区,矿区地表面大多凹凸不平,导致导风装置工作过程中发生晃动,存在矿井回风意外泄漏的风险。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矿井回风导风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矿井回风导风装置,用于引导所述矿井回风的排出,所述矿井回风导风装置包括向上延伸地安装在矿井井口的引风筒以及连通于所述引风筒的导风筒;所述导风筒水平设置且通过支撑杆连接于地面;所述引风筒与所述矿井井口之间和所述导风筒与所述引风筒之间密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风筒还包括水平设置的行走平台,所述行走平台通过所述支撑杆连接于地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风筒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风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风门的底部靠近所述行走平台的平面,用于工作人员在所述导风筒和所述行走平台之间进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引风筒的上端面与所述行走平台的平面对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风筒包括水平导风道以及弯曲导风道,所述水平导风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引风筒以及所述弯曲导风道,所述水平导风道垂直于所述引风筒的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为木质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风筒的顶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回风换热器,用于回收矿井回风中的余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风筒内还设置有导流板,用于引导所述矿井回风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流板呈弧形,所述导流板的凹面朝向所述矿井回风的方向。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矿井回风导风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一方面,导风筒通过支撑杆间接地与地面连接,避免了由于地面凹凸不平导致的不方便安装问题。同时,导风筒不与地面直接接触,克服了由于导风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造成导风筒与地面的硬接触,避免了导风筒的意外损坏。
另一方面,导风筒上设置有风门,既可用于在非热回收时段,矿井回风及时地排出,又方便了人员进出导风筒,进行维修以及安全疏散。
再一方面,经过水平导风道、弯曲导风道以及导流板的共同作用,矿井回风变得风速更低、气流更均匀顺滑,有效增加了矿井回风与回风换热器的接触时间以及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余热的回收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73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自然崩落法的厚大矿体的通风结构
- 下一篇:矿井按需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