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降监测预警的地下洞室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9083.8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8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在铁;徐磊;曹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洲职业工学院;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5/14 | 分类号: | E21D15/14;E21D15/46;E21D15/5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板 观测筒 螺纹套 地下洞室支护 螺栓 沉降监测 弹性立柱 横梁 本实用新型 预警组件 预警 沉降 旋拧 底座 施工安全性 沉降变化 地下洞室 横梁两端 间隔设置 平行设置 灌入 数组 穿过 检测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降监测预警的地下洞室支护结构,包括:横梁、弹性立柱和底座,所述弹性立柱分别设置在横梁两端的下方,所述底座分别设置在弹性立柱的底部,所述横梁底部设置有数组沉降预警组件,所述沉降预警组件分别包括螺纹套、调节螺栓、浮动板和观测筒,两个螺纹套间隔设置在横梁底部,所述浮动板位于两个螺纹套下方,所述调节螺栓分别穿过浮动板而旋拧在螺纹套底部,所述观测筒平行设置在浮动板底部,所述观测筒中灌入有色溶液,利用调节螺栓的旋拧而调节观测筒的水平。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沉降监测预警的地下洞室支护结构,既增加了对地下洞室顶部的支撑,又能检测沉降变化,提升施工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沉降监测预警的地下洞室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洞室的挖掘,破坏了原始应力的平衡条件,引起周围土壤或者岩体应力的再次分布,并在洞室周边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此时,如果地下洞室的洞壁各点应力场未超过能导致土壤或者岩体破坏的临界值,则地下洞室是稳定的,否则将出现地下洞室内壁变形甚至塌落等现象。
为了防止地下洞室的变形和塌落,需要及时进行支护。受继续挖掘以及周围环境影响,地下洞室的结构稳定性是在变化中的,特别是地下洞室顶部的沉降,而普通的支护结构并没有沉降监测预警的作用,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沉降监测预警的地下洞室支护结构,对地下洞室进行支撑,实现顶部的沉降监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沉降监测预警的地下洞室支护结构,包括:横梁、弹性立柱和底座,所述弹性立柱分别设置在横梁两端的下方,所述底座分别设置在弹性立柱的底部,所述横梁底部设置有数组沉降预警组件,所述沉降预警组件分别包括螺纹套、调节螺栓、浮动板和观测筒,两个螺纹套间隔设置在横梁底部,所述浮动板位于两个螺纹套下方,所述调节螺栓分别穿过浮动板而旋拧在螺纹套底部,所述观测筒平行设置在浮动板底部,所述观测筒中灌入有色溶液,利用调节螺栓的旋拧而调节观测筒的水平。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弹性立柱底部对应的第一定位套,所述横梁底部设置有与弹性立柱顶部对应的第二定位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立柱包括弹簧、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所述弹簧设置在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之间,所述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中设置有与弹簧对应的挡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警报器,所述第一空心管一侧设置有指向下方的触发杆,所述第二空心管一侧设置有位于触发杆下方的警报器开关,所述警报器开关与警报器线性连接,所述第二空心管一侧设置有与触发杆对应的刻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观测筒为透明全封闭玻璃直筒。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观测筒外圆上轴向设置有水位标记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底部间隔设置有指向下方的防滑钉。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的顶部设置有弧形支撑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上沿宽度方向设置有通孔,相邻横梁之间采用钢管延伸至通孔中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梁底部设置有延伸至通孔中进行钢管紧固的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洲职业工学院;河海大学,未经沙洲职业工学院;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90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密连接的隧道钢管柱衬管
- 下一篇:矿用单体液压支柱防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