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FPC排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9899.0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4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敏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43/16;H01B7/08;H01B7/18;H01B13/26;H01B13/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胶层 压紧部位 模具 成型 包胶 上下表面 次包 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 导通连接 生产效率 排线 压紧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FPC排线结构,包括有FPC排线、第一软胶层以及第二软胶层;该FPC排线的至少一端与一连接器固定并导通连接;该第一软胶层由第一次包胶成型并同时包裹住FPC排线之非模具压紧部位的上下表面和/或左右表面;该第二软胶层由第二次包胶成型并包裹住FPC排线之模具压紧部位的上下表面,且第二软胶层与第一软胶层成型固定在一起。通过先对FPC排线的模具压紧部位进行压紧,第一包胶成型即可对FPC排线之非模具压紧部位的上下表面和/或左右表面进行包胶,然后再对排线的模具压紧部位进行第二次包胶成型,可实现快速包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保证了包胶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FPC排线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FPC排线结构。
背景技术
FPC排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因此,FPC排线被应用于数据线等各种线材中。在这些线材的制作生产过程中,均需要对FPC排线进行包胶,由于FPC排线比较软,导致在FPC排线在包胶过程中难以实现很好的定位,FPC排线容易偏移,不便于包胶,从而导致产品质量较差;并且,目前对FPC排线进行包胶的方式主要是分两次完成,第一次先包裹住FPC排线的一表面,第二次再包裹住FPC排线的另一表面,这种方式至多只能实现一模两出,难以实现快速包胶,效率低,并且也难以保证包胶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FPC排线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FPC排线包胶方式效率低并且难以保证包胶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FPC排线结构,包括有FPC排线、第一软胶层以及第二软胶层;该FPC排线的至少一端与一连接器固定并导通连接;该第一软胶层由第一次包胶成型并同时包裹住FPC排线之非模具压紧部位的上下表面和/或左右表面;该第二软胶层由第二次包胶成型并包裹住FPC排线之模具压紧部位的上下表面和/或左右表面,且第二软胶层与第一软胶层成型固定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FPC排线上对应第一软胶层的位置上开设有供胶体穿过的贯穿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贯穿孔为沿FPC排线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软胶层包裹至连接器的尾端,且连接器尾端两侧成型出包边块,该包边块与第一软胶层成型固定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FPC排线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处注塑成型有内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软胶层和第二软胶层的颜色相同或不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先对FPC排线的模具压紧部位进行压紧,第一包胶成型即可对FPC排线之非模具压紧部位的上下表面和/或左右表面进行包胶,然后再对排线的模具压紧部位进行第二次包胶成型,可实现快速包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保证了包胶质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FPC排线 11、贯穿孔
20、连接器 21、内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敏,未经王小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9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防水数据线
- 下一篇:一种带Type-C接口的转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