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低速双驱动轻型电动小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0794.2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5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威;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耀威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0K1/02;B62D2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杨燕珠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脸 电动小轿车 双驱动 中低速 前叉 防紫外线塑料 本实用新型 金属结构架 橡胶密封条 转向直拉杆 代步工具 电动轮毂 减震前叉 节能环保 前后连接 整车外观 车底板 车前盖 后平叉 滑动式 美观性 内结构 前车厢 中间轴 中轴线 转向臂 板结 轻便 方向盘 驾驶室 侧立 茶色 窗顶 护板 平叉 前窗 整车 构架 电机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低速双驱动轻型电动小轿车,包括在车底板前车厢内结构架上前轮中轴线上连接前脸U型架,在U型架两端连接前脸,在左右前脸前后连接前后梁,在左右前脸上装上侧立减震前叉,在前叉上装上前轮,通过两侧立前叉上的转向臂与转向直拉杆连接与转向中间轴和方向盘成为一体;后平叉与车底板结构架相连,在车平叉上装上电动轮毂式电机,车前盖与前窗连为一体,驾驶室两侧窗和其顶连为一体,成为滑动式窗顶,整车外观都用茶色、蓝色的PC防紫外线塑料板和金属结构架橡胶密封条组成护板,整车轻便、易实施、美观性、经济实惠,其操作方便,易维修,易推广,结构合理,节能环保,是一种合乎中国国情的未来的新型代步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低速双驱动轻型电动小轿车。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的惠民成果的普及,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家庭购置了小轿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但在城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污染问题,石油能源问题,交通事故问题,一次购车的经济问题,售后维修问题。
汽车消耗着我们有限的石油资源,城市过多的小轿车加速了城市污染,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健康的隐患;石油是战略资源,过去我们是一个石油出口国,现在我们是著名的石油进口消费大国,长此以往国家负重前行,将会影响到国家的发展速度。小汽车装置复杂,沉重的机器、水箱、油箱和相应的底板增加了自身的重量和耗材,我们都知道惯性是质量和速度成正比;在城镇,岔路多,人多,意外事故多,当今世界伤害人最多的就是交通事故,人们把小汽车称为“城市老虎”。
而另一面是出行方便,一次性购车成本低的电动单车,但毕竟是夏天热冬天冷,风里雨里多为不便。据查一年的交通事故70%是由于电动单车引发的,这是由于电动单车的平衡原理。我们都知道电动单车在运行中靠车把的摆动来保持平衡的,当我们急刹车时,这种摆动无法实施,电动车失去了平衡但车和人的惯性依然存在,他们会带我们滑向许多危险的境地,这也许是国家实行禁止电动车上路运行的原因之一吧。
许多新能源电动小轿车,采用的都是汽车转向原理,这种转向装置车胎必须要宽厚否则会胎带内外分离,而电动小轿车车载电量是有限的,过宽的带会产生更多的摩擦阻力,直接影响到电动小轿车的功效,而且这种转向装置结构复杂,耗材大,维修费用大,虽然他有一定的速度但在城市里未必有这种速度发挥的环境。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中低速双驱动轻型电动小轿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低速双驱动轻型电动小轿车,通过将电动自行车上的前叉及轮毂式电机后轮用在电动四轮车的设计上,减便车体结构,并通过PC塑料板与金属结构架连接一体,作为车体外壳保护板,大大减轻车身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低速双驱动轻型电动小轿车,包括前轮减震系统,前轮减震系统采用侧立前叉,侧立前叉设于前轮内侧面并与前轮连接;侧立前叉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叉内管、前叉外管、三角架,前叉内管与前叉外管套接,前叉内管与前叉外管之间设有缓冲弹簧,前叉内管通过缓冲弹簧与前叉外管连接,三角架与前叉外管连接,三角架上设有可更换轮轴的轮轴安装孔,前轮通过轮轴与三角架连接,轮轴安装在轮轴安装孔上。侧立前叉采用了电动车的减震前叉结构,使电动小轿车的结构更加轻便。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后轮处安装有平叉,车平叉上装有轮毂式电机车轮,轮毂式电机车轮为两个,分别设于两后轮上。轮毂式电机车轮为窄轮结构,减少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双后轮双驱动使车辆增强对各类路面的适应性。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前轮与后轮分别采用了独立的减震系统,前轮相互独立,两后轮相互独立。四个轮子的减震系统互不干扰,在转弯的时候形成向心力和侧重力,向心力越大,侧重力越大,内侧轮毂式电机产生减速的阻力,形成自然差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耀威,未经李耀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0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连接法兰
- 下一篇:一种汽车水泵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