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稻香锅巴烹饪锅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4137.5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6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枫;李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02;A47J36/06;A47J4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峰 |
地址: | 20217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层 锅巴 不沾层 复合层 锅体 本实用新型 烹饪锅具 依次设置 锅盖 壁厚 烧焦 种稻 烹饪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稻香锅巴烹饪锅具,包括位于上方的锅盖和位于下方的锅体,所述锅体为复合层,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热层、第二导热层和不沾层,所述第一导热层的厚度为0.5‑0.7mm,所述第二导热层的厚度为2.8‑3.3mm,所述不沾层的厚度为0.3‑0.5mm。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锅体为第一导热层、第二导热层和不沾层组成的复合层,将复合层设置成合理的壁厚,可以烹饪稻香锅巴,避免烧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稻香锅巴烹饪锅具。
背景技术
锅具是用于烹煮食物或烧水的各种器具,如电饭煲、炒锅、电压力锅、煎锅等,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锅具的结构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以满足人们对烹饪多种不同食物的要求。锅具通常包括锅体和盖合在锅体上的锅盖。锅体用于食物烹饪,锅盖的延伸边与锅体的延伸边相贴合,起到密封作用,避免锅内的热量逸散。然而,锅盖的延伸边与锅体的延伸边之间不可避免的会有间隙,从而导致现有锅具的密封性较差,在加热食物过程中,会有大量热量散失,并且锅体的壁厚通常在1mm左右,烹饪锅巴时,易出现食物烧焦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稻香锅巴烹饪锅具,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稻香锅巴烹饪锅具,包括位于上方的锅盖和位于下方的锅体,所述锅体为复合层,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热层、第二导热层和不沾层,所述第一导热层的厚度为0.5-0.7mm,所述第二导热层的厚度为2.8-3.3mm,所述不沾层的厚度为0.3-0.5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热层和所述不沾层由铁素体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第二导热层由铜板、铝板或铝合金板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热层由430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导热层由铝板制成,所述不沾层由304不锈钢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热层的厚度为0.6mm,所述第二导热层的厚度为3mm,所述不沾层的厚度为0.4mm。
优选地,所述锅盖的外缘覆有包边,所述包边包括沿锅盖的外缘向外延伸形成的上延伸边,所述锅体的外缘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下延伸边,所述上延伸边与下延伸边之间具有夹角α,且0°<α≤9°。
优选地,所述下延伸边从锅体开口处向外延伸的距离L为5.5-7mm。
优选地,所述包边的内侧向下延伸形成与所述锅体开口处配合的下限位部,所述包边的外侧向外翻转抵接在所述锅盖的外表面形成上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上限位部、所述锅盖和所述上延伸边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密闭空间内嵌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锅体上安装有一对把手,所述把手固接在所述锅体上。
优选地,所述把手上包覆有防烫层。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稻香锅巴烹饪锅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锅体为第一导热层、第二导热层和不沾层组成的复合层,复合层采用包边工艺,锅边没有接缝,将复合层设置成合理的壁厚,可以烹饪传统土灶的稻香锅巴,避免烧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锅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41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