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转子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4454.7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7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39/10 | 分类号: | B29C39/10;B29C39/26;H02K1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张佳文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转子 上模 成型模具 下端板 下模 本实用新型 加工效率 生产加工 定轴孔 浇注孔 上端板 下端面 上端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的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上模中心开设上浇注孔,所述上模下端面开设上端板槽,所述下模上端开设下端板槽,所述下端板槽下方开设有定轴孔。减少了生产加工的步骤,在保证电机转子质量的同时提升了加工效率,成本也可以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包括电机转轴和转子冲片两部分,以往在加工电机转子的过程为:先对电机转轴外部做绝缘层,然后将转子冲片设置在绝缘层外,然后再在转子冲片两端的设置端板,两个端板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限制转子冲片在电机转轴上发生移动。
以往这种加工电机转子的方法,需要分两步加工完成,加工时间长,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的成型模具,解决以往加工电机转子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转子的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上模中心开设上浇注孔,所述上浇注孔上下贯穿上模,所述上模下端面开设上端板槽,所述上浇注孔下端与上端板槽连通;
所述下模上端开设下端板槽,所述下端板槽下方开设有用于固定电机转轴的定轴孔,所述定轴孔贯穿下模。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下端面开设多个上定位孔以及设置多个上定位销,所述下模上端面开设多个下定位孔以及设置多个下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电机转子采用本实用性的成型模具浇注形成,减少了生产加工的步骤,在保证电机转子质量的同时提升了加工效率,成本也可以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下模示意图;
图2是成型模具使用状态图;
图3是成型模具在使用时的半剖截面简图;
图4是电机转子示意图;
图5是转子冲片示意图;
图6是电机转子半剖图;
其中,1、上模,2、下模,2A、下端板槽,2B、定轴孔,2C,下定位销,3、电机转轴,4、转子冲片,5、上端板,6、下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电机转子的成型模具,包括下模2和上模1,上模1中心开设上浇注孔,上浇注孔上下贯穿上模1,上模1下端面开设上端板槽,上浇注孔下端与上端板槽连通。
下模2上端开设下端板槽2A,下端板槽2A下方开设有用于固定电机转轴3的定轴孔2B,所述定轴孔2B贯穿下模2。
上模1下端面开设3个上定位孔以及设置3个上定位销,所述下模2上端面开设3个下定位孔以及设置3个下定位销2C。
当上模1和下模2进行合模作业时,下模2的下定位销2C插入上模1的上定位孔中,上模1的上定位销插入下模2的下定位孔中,用于保证上模1和下模2处于同一中心线上,保证对电机转子中上下两个挡板以及内部绝缘层的注塑质量。
一种电机转子的加工方法,采用上述成型模具;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机转轴3下端插入定轴孔2B中,使电机转轴3保持固定;电机转轴3与定轴孔2B之间留有一定出气间隙,用于保证注塑过程中流体能顺利进入浇注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44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