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红外燃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8698.2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0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杨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奇灵能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14;F23D14/46;F23D14/60;F23D14/6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纤维 燃烧介质 混合腔 本实用新型 多孔布风板 导热系数 红外燃烧 燃烧器 燃气 导热 陶瓷纤维毡 挡板 工艺制作 介质表面 平面方向 温度均匀 开口处 上表面 纤维毡 压板压 回火 气密 围合 承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燃气红外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内设置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为气密半围合结构,混合腔内设置挡板和多孔布风板,在混合腔开口处放置陶瓷纤维燃烧介质,陶瓷纤维燃烧介质底部承载在多孔布风板上,陶瓷纤维燃烧介质上表面四周用压板压实固定,所述陶瓷纤维燃烧介质为陶瓷纤维毡。本实用新型将陶瓷纤维用层铺工艺制作为纤维毡,这种毡就具备各向异性的导热特性:平面方向导热系数大,工作时介质表面温度均匀,而同时厚度方向导热系数小,从而提升抗回火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红外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全预混或者半预混的燃气红外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燃烧过程产生的污染排放占大气污染相当大的比重,国家正在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增加天然气消费比重,特别在中小型分散性用户,推出煤改气政策,需开发针对气体燃料的节能环保技术。
常规气体燃料燃烧有大气式燃烧,扩散式燃烧和预混燃烧等技术种类,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温度不均匀;燃烧不充分;NOx排放高;火焰黑度低,辐射能力低;燃烧空间大;火焰形状适应性差;燃烧噪音大;稳定性差;当前环保标准大幅提升,对NOx排放限值越来越低,急需开发低氮燃烧技术。低氮燃烧有多种解决方案,其中全预混燃烧技术近年来脱颖而出,引发科技工作者和终端用户越来越多的关注。
全预混燃烧是在燃烧前实现空气、煤气充分预混,混合气通过多孔板后迅速完成燃烧过程,燃烧空间小,污染物排放低,温度均匀,燃烧将多孔板加热呈炽热状态,发射红外线,以加热工件,由于发射光源与工件吸收波谱的匹配原理,可以大幅节省加热能量。所以全预混燃烧技术也通常被称为燃气红外加热技术。
全预混燃烧技术的发展成熟经历了不同阶段,主要在多孔燃烧介质材料方面的技术演变,多孔金属板,到陶瓷蜂窝板(惰性或催化),无序孔陶瓷板,纤维毡,种类繁多。
全预混燃烧技术系统有多个技术评价指标,如耐高温腐蚀性能、耐热震性能、抗回火性能、抗热声振动性能、表面热强度、高温组织稳定性、抗堵塞性能、污染物排放水平、表面辐射能力;热惯性、阻力损失、温度均匀性、结构稳定性、生产成本等等,这些评价指标之间往往存在矛盾,即一个指标提升时另一个指标会下降,比如耐高温腐蚀性与耐热震性能就是一对技术矛盾,采用金属材料抗热震性好但耐高温腐蚀性差,采用陶瓷材料则反之。再比如表面温度均匀性和抗回火性能又是一对技术矛盾,表面温度均匀性要求介质材料导热性要好,而抗回火性则要求材料导热系数尽可能小。另外多孔介质材料还需同时具有比表面积尽可能大同时结构稳定性强的特点。
现有技术往往不能协同提升上述评价指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燃气红外燃烧系统,其目的在于将原本脆性的陶瓷材料制作成微米级陶瓷纤维,这种材料就同时具备陶瓷和金属的优点,即保留能耐高温腐蚀特性,又因纤维材料具备足够柔韧性而增加了能耐受热冲击的特性,由此解决诸多评价指标的协同提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燃气红外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内设置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为气密半围合结构,混合腔内设置挡板和多孔布风板,在混合腔开口处放置陶瓷纤维燃烧介质,陶瓷纤维燃烧介质底部承载在多孔布风板上,陶瓷纤维燃烧介质上表面四周用压板压实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陶瓷纤维燃烧介质为陶瓷纤维毡,所述陶瓷纤维毡是平面形状,圆柱形状或球形;所述陶瓷纤维毡上开阵列穿透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燃烧器安装有点火针及火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燃烧器下部连接预混风机,所述预混风机连接有文丘里管、调节阀组;所述文丘里管、调节阀组内设置螺丝,用于手动调节空燃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燃烧器配有燃烧控制器,用于控制点火,预混风机及调节阀组协同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奇灵能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奇灵能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8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型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多次预混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