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点源污染生态治理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0182.1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2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王国田;张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朱丽岩 |
地址: | 10012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框 生态植物 透水袋 填充物 点源污染 耐污植物 生态治理 种植篮 水中 过滤 污染物 微生物处理系统 河道 陶粒 上部开口位置 本实用新型 过滤微生物 处理系统 呼吸作用 填料表面 植物栽种 中间开孔 浮体 根系 围合 去除 微生物 开口 消耗 生态 | ||
一种河道点源污染生态治理基,包括生态植物系统、过滤与微生物处理系统两部分。生态植物系统外有边框,内部为类似面包圈的浮体,附图中间开孔,孔内设种植篮,主要材质为PE材料,植物栽种在种植篮中,植物为耐污植物;过滤微生物处理系统设于生态植物系统正下方,包括透水袋和袋内的填充物,透水袋的开口面积与边框围合的面积相适应,边框设于透水袋的上部开口位置,填充物为陶粒和生态土。本实用新型通过填料的过滤、填料表面微生物的处理以及耐污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消耗水中COD、氮、磷等污染物,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污染物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点源污染生态治理基,适用于城市河道水体治理及点源污染控制。
背景技术
河道点源污染是城市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控制点源污染物中COD、氮和磷等污染物的含量,防止污染物扩散是治理河道水体黑臭以及富营养化的重要手段,通常需要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以及植物的吸收过程来实现。通过微生物在有氧(好氧微生物)或无氧(厌氧微生物)的情况下,将有机物合成新的细胞物质或将其分解代谢,然后再经过絮凝、沉淀和分离,从而达到去除污水中有机物净化污水的目的。
水体中的含氮污染物通常是通过生物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来实现的,硝化过程是硝化微生物在好氧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氧气将氨氮氧化成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由于硝化菌是一类自养微生物,具有生长缓慢、环境条件要求高的特点,使得硝化过程只有在水中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才会顺利进行。反硝化过程是具有反硝化功能的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作为还原剂将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成为氮气,从而实现从水中去除含氮化合物。
综上,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需要在厌氧、好氧的不同条件下进行,且需要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进一步降解氮、磷等污染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点源污染生态治理基,为点源污染物中微生物生存提供载体,将点源污染物集中处理,解决河道点源污染扩散问题;同时为微生物挂膜提供良好的环境,为黑臭水体中COD、氮和磷等污染物的去除建立去除条件,增加植物生态系统的去污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点源污染生态治理基,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植物系统和过滤微生物处理系统;所述生态植物系统包括浮体、边框和种植篮;所述浮体设于中间,其上设有预留孔;所述种植篮嵌装于所述预留孔中,其内栽种有植物;所述边框设于浮体外围,与浮体边缘进行软连接;所述过滤微生物处理系统设于生态植物系统正下方,包括透水袋和袋内的填充物,所述透水袋的开口面积与所述边框围合的面积相适应,所述边框设于透水袋的上部开口位置并进行软连接,所述填充物为陶粒和生态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体由一系列PE材料块边缘承插拼接而成,所述PE材料块的中间设有嵌装种植篮的预留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透水袋的袋底为土工布单层结构,侧壁为双层结构,其中内侧为土工布,外侧为透水袋垂直成型的HDPE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透水袋的上沿比生态植物系统的边框上沿高出0.1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河道点源污染生态治理基覆盖面积为4~6m2,覆盖面为半圆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陶粒和生态土的混合质量或体积比例为1:1, 整体厚度为50-80cm,填料大小及其浮力大小确定,不应过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边框也为PE构件。
更优选的,所述种植篮中的植物为耐污植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0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