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化反应塔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0467.5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8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孙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屏山辉瑞油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20 | 分类号: | B01J8/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邓小兵 |
地址: | 64535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 蚕丝蛋白 网孔板 流化 反应塔 本实用新型 原料出口 儿茶素 分离区 流化区 塔体 顶部设置 固定设置 原料进口 出料口 高品质 固体茶 进料口 送料泵 有效地 融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化反应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包括位于上部的分离区和位于下部的流化区,所述分离区的顶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流化区内固定设置有加热器和网孔板,且网孔板位于加热器的下方;所述流化区底部设置有与送料泵连接用于蚕丝蛋白的进料口,上部设置有茶原料进口,下部设置有茶原料出口,且茶原料出口位于加热器与网孔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固体茶原料中的儿茶素有效地融入到液体蚕丝蛋白中,从而得到高品质的儿茶素蚕丝蛋白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儿茶素蚕丝蛋白的流化反应塔。
背景技术
起源于我国的蚕丝业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然而对于蚕丝的应用主要是将丝素纤维用作衣料,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蚕丝新功能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
20世纪20年代未,蚕丝业全球第一次出现生产过剩,从1933年起,人们率先将蚕丝应用于非衣料服饰领域并通过研究使用之后,至此开始了蚕丝蛋白的多功能开发利用。经研究发现,蚕丝蛋白主要由20~30%的丝胶肽蛋白和70~80%的丝素肽蛋白构成,是制造丝绸的原料。此外,其组分丝胶肽蛋白和丝素肽蛋白也能应用于医疗、保健、日化、纺织、食品、建材、化妆等行业,发挥其凝血、接骨、保水、美白、抗菌、抗紫外线、包装和涂料等作用,应用领域及用量均逐年扩大,是一种市场潜力巨大的天然资源,值得开发利用。但是,由于蚕丝蛋白具有的生物营养性,在空气暴露下存放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导致产品的变质或品质下降。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技术使蚕丝蛋白能够长期存储。
现有技术中,茶叶中的儿茶素属于一种天然黄酮素化合物,黄酮素化合物可以抑制炎性生物酶的渗出,具有强抗组织胺性,具有抗菌及抗病毒活性,可以用于各类敏感症,黄酮尤其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将儿茶素与蚕丝蛋白相结合,就能够形成品质稳定的儿茶素蚕丝蛋白,并使蚕丝蛋白能够长期存储并保质。但目前并没有较好的技术能够有效地将儿茶素融入到蚕丝蛋白中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流化反应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固体茶原料中的儿茶素有效地融入到液体蚕丝蛋白中,从而得到高品质的儿茶素蚕丝蛋白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流化反应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包括位于上部的分离区和位于下部的流化区,所述分离区的顶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流化区内固定设置有加热器和网孔板,且网孔板位于加热器的下方;所述流化区底部设置有与送料泵连接用于蚕丝蛋白的进料口,上部设置有茶原料进口,下部设置有茶原料出口,且茶原料出口位于加热器与网孔板之间。
所述网孔板为两层,且上层网孔板中的网孔和下层网孔板中的网孔错位分布。
所述茶原料进口通过进料控制阀与储料罐连接,所述茶原料出口通过出料控制阀与固液分离器连接,且固液分离器的排液口通过回流控制阀与送料泵连接。
所述加热器为蛇管加热器。
所述出料口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挡渣滤板。
所述流化区包括圆柱形结构的中部、锥筒形结构的上部和半球形的底部,所述分离区包括圆柱形结构的筒体固定在筒体上方的半球形顶部,且筒体的内径与流化区锥筒形上部的小端内径相同。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屏山辉瑞油脂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屏山辉瑞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04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液气混合反应釜
- 下一篇:教学型气液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