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鸟类筑巢的漂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1637.1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0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娜;卓志雄;谢雨纾;黄启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漂浮 床本体 鸟类筑巢 本实用新型 配重板 上表面 护栏 生物多样性 顶点处 矩形状 栖息地 成矩 浮球 固联 腔室 水中 筑巢 鸟类 河流 创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鸟类筑巢的漂浮床,包括矩形状的漂浮床本体,所述漂浮床本体的四周顶点处分别固联有浮球,漂浮床本体的上表面前、后两端分别横设有一护栏,漂浮床本体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分别纵设有一配重板,前、后两端的护栏与左、右两端的配配重板围成矩形状的并以利于鸟类筑巢筑巢腔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为鸟类在水中创建了一个栖息地,有助于提高河流生物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鸟类筑巢的漂浮床。
背景技术:
鸟类是城市河道中重要的生物之一,它对河流的生态循环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人们对河岸滩涂等地方的破坏,河流周边的鸟类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河流的生物多样性锐减。为了营建鸟类的栖息地以及提高河流的生物多样性,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鸟类在河面筑巢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鸟类筑巢的漂浮床,不仅结构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鸟类筑巢的漂浮床,包括矩形状的漂浮床本体,所述漂浮床本体的四周顶点处分别固联有浮球,漂浮床本体的上表面前、后两端分别横设有一护栏,漂浮床本体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分别纵设有一配重板,前、后两端的护栏与左、右两端的配配重板围成矩形状的并以利于鸟类筑巢的筑巢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筑巢腔室的底面铺设有砾石层。
进一步的,所述护栏包括矩形状的护栏框架,所述护栏框架的内侧固联有防护网。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穿本体的后侧固联有自上而下倾斜延伸至河面的坡道,以利于鸟类从水中爬上漂浮床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板的上端固联有水平延伸至筑巢腔室内侧的遮阳板。
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板的顶面固联有荧光条。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床本体的底面固联有人工水草。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床本体的底面设置有用以与岸边相连接的锚固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为鸟类在水中创建了一个栖息地,有助于提高河流生物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
1-漂浮床本体;2-浮球;3-护栏;301-护栏框架;302-防护网;4-配重板;5-筑巢腔室;6-砾石层;7-坡道;8-遮阳板;9-荧光条;10-人工水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鸟类筑巢的漂浮床,包括矩形状的漂浮床本体1,所述漂浮床本体1的四周顶点处分别固联有浮球2,以对漂浮床本体1提供浮力;漂浮床本体1的上表面前、后两端分别横设有一护栏3,漂浮床本体1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分别纵设有一配重板4,前、后两端的护栏3与左、右两端的配配重板4围成矩形状的并以利于鸟类筑巢的筑巢腔室5。
本实施例中,所述筑巢腔室5的底面铺设有砾石层6,砾石层6的厚度为15-25cm。
本实施例中,所述护栏3包括矩形状的护栏框架301,所述护栏框架301的内侧固联有防护网302,以防止小鸟掉入水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漂浮穿本体1的后侧固联有自上而下倾斜延伸至河面的坡道7,以利于鸟类从水中爬上漂浮床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1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合于鸟类筑巢的大型浮床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鸟类筑巢的生态浮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