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1677.6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8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H02J50/12;H02J7/00 |
代理公司: | 37101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艳珍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无线电力 手环 主机 发射电路 心率检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 穿戴设备 接收电路 控制模块 整流电路 电池 电磁感应耦合 供电电池 供电电源 交流信号 用电器件 直流信号 智能 可拆卸 主机端 底壳 减小 佩戴 装配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主机、底座和手环带,主机可拆卸地安装于底座,底座通过手环带佩戴于人体,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电池、无线电力发射电路,所述电池向所述无线电力发射电路输入电信号,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第二控制模块、心率检测模块、无线电力接收电路以及整流电路,所述无线电力发射电路的交流信号通过电磁感应耦合到所述无线电力接收电路上,并由所述整流电路整流成直流信号为所述底座内的其他用电器件供电。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穿戴设备,通过将心率检测模块设置在手环带上,解决了装配在主机上需要在手环的底壳开洞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且只需在主机端设置供电电源即可,无需再设置一块供电电池,减小了底座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心率检测的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带有心率健康检测功能的智能通话手环加一般采取如下三种实现方案:
1、将心率功能模块集成在主机上,为了能够在使用心率检测功能时检测光线照射在用户皮肤表面,需要在手环的底壳开洞。该种实现方案的弊端在于:导致主机重量和体积增大,主机佩戴时易脱落,影响佩戴舒适性。此外,在智能穿戴设备的底壳开洞,防水不好做。
2、心率功能集成在智能穿戴设备的底壳上,主机与底壳通过pin脚接触,pin脚实现供电及心率数据的上传。该种实现方案的弊端在于:采用pin脚连接,主机的外露pin脚很容易被汗液腐蚀,导致阻抗变化及接触不良。
3、心率功能集成在智能穿戴设备上,采用双电池为智能穿戴设备供电,智能穿戴设备与主机通过BLE、zigbee等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该种实现方案的弊端在于:双电池导致智能穿戴设备尺寸变的厚重,同样大小空间,双电池的容量要小于单电池,双电池的电量利用率低。此外,双电池的方案使得充电电路设计变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带有心率检测功能的智能通话手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主机、底座和手环带,所述主机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手环带佩戴于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电池、无线电力发射电路,所述电池向所述无线电力发射电路输入电信号,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第二控制模块、心率检测模块、无线电力接收电路以及整流电路,所述无线电力发射电路的交流信号通过电磁感应耦合到所述无线电力接收电路上,并由所述整流电路整流成直流信号为所述底座内的其他用电器件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还包括耦合电路,所述耦合电路接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将心率模块控制信号耦合在所述电池为所述无线电力发射电路所提供的电信号上,所述底座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耦合信号的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将检测的耦合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将耦合信号解析,生成用于直接控制所述心率模块的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心率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耦合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相串联后分别连接在所述电池的两端,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相并联,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之间,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组成的并联电路通过第八开关与所述无线电力发射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并联在所述无线电力接收电路两端的第六电容和用于检测所述第六电容两端电压的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将所检测的电压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容为电解电容,所述电解电容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负极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1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录音手环及录音文件传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通用智能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