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秧针及其取秧插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2021.6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4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栋;何海;钱子家;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1317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秧针 延伸部 插秧机构 取秧 回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 边缘设置 伸缩装置 转动 开口相对 使用寿命 耐磨性 插秧机 推秧器 镀层 同侧 推秧 平行 开口 应用 维护 | ||
1.一种秧针,包括连接部、第一秧针部以及第二秧针部,第一秧针部与第二秧针部分别与连接部的同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位于连接部的同侧;
其中,第一延伸部延伸至第一秧针部的自由端且沿着第一秧针部远离第二秧针部的边缘设置,第二延伸部延伸至第二秧针部的自由端且沿着第二秧针部远离第一秧针部的边缘设置;
所述第一秧针部、第二秧针部、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的表面涂有镀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镀层为硬铬镀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针,其特征在于:
沿着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秧针部与第二秧针部之间的间距先逐渐减小,再保持不变,最后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方向为第一秧针部的自由端指向所述第一秧针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秧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秧针部的自由端为尖锐端,所述第二秧针部的自由端为尖锐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秧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与所述第一秧针部连接的部分的宽度逐渐增大;
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与所述第二秧针部连接的部分的宽度逐渐增大。
6.一种取秧插秧机构,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在插秧机上的回转装置,所述回转装置的转动部连接有所述秧针;
设置在所述回转装置的转动部上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上连接有推秧器,伸缩装置带动推秧头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
所述推秧头的开口与所述秧针的连接部、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构成的开口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秧插秧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装置为弹簧推杆,所述弹簧推杆的压出臂与所述推秧器远离推秧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压出臂带动所述推秧器沿着竖直方向运动,所述推秧器远离推秧头的一端始终位于所述弹簧推杆的插植臂腔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秧插秧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推杆的插植臂腔体的开口与推秧器的间隙内设有避免泥沙尘土进入插植臂腔体内的油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20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水稻种植用插秧机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钵苗移栽吊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