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3450.5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4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昊图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C21/08;G01C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设备 控制模块 地磁感应模块 测距系统 测距装置 处理设备 待测目标 地磁数据 角度数据 通信模块 陀螺仪 发送 测量 测距 本实用新型 测距技术 空间坐标 设置处理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距系统,通过设置处理设备和至少两个测量设备,且测量设备包括测距装置、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地磁感应模块以及陀螺仪,以在进行测距时,各测量设备的测距装置测量该测量设备到对应的待测目标的距离值并发送至对应的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在接收到距离值时获取对应的地磁感应模块检测到的地磁数据以及陀螺仪检测到的角度数据并通过对应的通信模块发送至处理设备,处理设备根据各测量设备之间的距离值,以及各测量设备发送的地磁数据、角度数据以及距离值得到各测量设备对应的待测目标之的间空间坐标关系及距离值,从而实现对待测目标之间的距离进行有效可靠的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距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距技术、通信技术出现了巨大的进步,目前,单纯的激光测距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不管是脉冲测距技术还是相位测距技术都有了完整成熟的解决方案,并且已在工业及民用测距领域大规模使用。但是,纵观目前市面上的各种各样测距产品,基本上都是只能完成从测距仪器到待测目标之间的距离测距,且仪器都以个体测距终端的形式出现,无法形成协作测距,从而使得测距仪的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对空间上待测目标之间的距离进行准确的距离测量的设备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距系统,以实现对空间上的待测目标之间的距离进行测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距系统,包括处理设备和至少两个测量设备,所述测量设备包括测距装置、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地磁感应模块以及陀螺仪,所述测距装置、通信模块、地磁感应模块以及陀螺仪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设备通信连接,各所述测量设备分别对应有待测目标;
各所述测量设备分别对应有待测目标,所述测距系统在进行测距时,各测量设备的测距装置测量该测量设备到对应的待测目标的距离值并发送至对应的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距离值时获取对应的地磁感应模块检测到的地磁数据以及陀螺仪检测到的角度数据并通过对应的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处理设备,所述处理设备根据各所述测量设备之间的距离值,以及各所述测量设备发送的地磁数据、角度数据以及距离值得到各测量设备对应的待测目标之间的空间坐标关系及距离值。
可选的,在上述测距系统中,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测距接收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所述测距接收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激光发射器向对应的待测目标发出激光,所述测距接收器接收经所述待测目标反射的激光并进行光电转换成电测量信号后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测量信号得到所述测距装置到对应的待测目标之间的距离值。
可选的,在上述测距系统中,所述测量设备还包括结构体,所述测距装置还包括准直透镜和接收透镜组,所述激光发射器、测距接收器、控制模块以及通信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结构体内,所述准直透镜和接收透镜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结构体,以使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穿过所述准直透镜后发射至所述待测目标,以及使所述接收透镜组接收经所述待测目标反射后穿过所述接收透镜组的激光并生成所述电测量信号。
可选的,在上述测距系统中,所述测量设备为两个,两个所述测量设备分别通过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处理设备,以使所述测量设备能够相对于所述处理设备俯仰调节及转动,所述处理设备中预存有两个所述测量设备之间的距离值。
可选的,在上述测距系统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转动连接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处理设备,另一端通过转动连接部与所述测量设备转动连接。
可选的,在上述测距系统中,所述测量设备的结构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连接部匹配的第一凹槽,以及与所述连接杆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昊图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昊图新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34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