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成型前的节能环保冷却工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5381.1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1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薛海凤;单春华;姜秋;贾骞;叶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3/00 | 分类号: | C10C3/00;C10C3/10;C10C3/1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汽化冷却器 降膜 内环 成型 沥青输送泵 节能环保 冷却工艺 沥青储槽 热水冷却 热沥青 蒸汽管 壳程 水管 热交换 汽化 本实用新型 沥青软化点 循环冷却水 氮气压力 低温沥青 环保效果 冷凝冷却 吸收热 下部管 液位计 自循环 管程 自流 蒸汽 流出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成型前的节能环保冷却工艺装置,包括沥青储槽、沥青输送泵、沥青降膜汽化冷却器、内环蒸汽管、内环水管和液位计。沥青储槽中的热沥青由沥青输送泵抽送到沥青降膜汽化冷却器下部的管程内被热水冷却,热水吸收热沥青的热量汽化成蒸汽,通过内环蒸汽管进入沥青降膜汽化冷却器上部的壳程,与循环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被冷凝冷却为热水,再通过内环水管自流到沥青降膜汽化冷却器下部的壳程,形成自循环;沥青降膜汽化冷却器下部管程的热沥青被热水冷却到沥青软化点温度以上30℃左右成低温沥青,在氮气压力下流出,去沥青成型。其有益效果是:具有设备数量少、占地面积小、投资省、环保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焦化技术领域的沥青冷却成型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成型前的节能环保冷却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煤焦化行业的飞速发展,沥青加工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沥青价格空前高涨,沥青加工业也一片火热。作为沥青加工业的重要工艺——沥青冷却成型工艺,也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中国专利201810081534.X,公开了“一种沥青成型前的冷却工艺及系统,包括降膜冷却器、蒸汽空冷器、冷凝液罐和冷凝液泵;所述降膜冷却器上部管程入口与高温液态沥青输送管道相连,下部管程出口通过低温液压沥青输送管道与沥青成型装置相连;降膜冷却器的壳程出口连接蒸汽空冷器的低蒸汽入口,蒸汽空冷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冷凝液罐的冷凝液入口;冷凝液罐的冷凝液出口通过冷凝液输送管道连接降膜冷却器的壳程入口,冷凝液输送管道上设冷凝液泵”“将降膜冷却器与蒸汽空冷器进行组合实现沥青的空冷,冷却系统中没有循环水”,主要存在着如下缺陷:
1)将“降膜冷却器、蒸汽空冷器、冷凝液罐和冷凝液泵等设备”在地面或平台上平铺设计,占地面积大;
2)沥青被冷却的效果差,造成沥青成型时,有沥青烟气外排,污染环境;
3)工艺较为复杂,设备投资大、运行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沥青成型前的节能环保冷却工艺装置,具有设备数量少、占地面积小、投资省、环保效果好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沥青成型前的节能环保冷却工艺装置,包括沥青储槽、沥青输送泵、沥青降膜汽化冷却器、内环蒸汽管、内环水管和液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储槽、沥青输送泵和沥青降膜汽化冷却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内环蒸汽管、内环水管和液位计分别设置于沥青降膜汽化冷却器上;所述沥青降膜汽化冷却器设有冷却水进水口、冷却水回水口、氮气进口和软水进口,且与地面呈90°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沥青降膜汽化冷却器取代“降膜冷却器、蒸汽空冷器、冷凝液罐和冷凝液泵等设备”,且垂直设置于地面上,节省占地面积;
2)沥青可以冷却到较低温度再去成型,实现了沥青冷却成型过程沥青烟气的零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3)热水在沥青降膜汽化冷却器内形成自流,省去了动力设备,节省投资、占地和运行成本;
4)沥青降膜汽化冷却器下部管程内的热沥青被冷却后,在氮气压力下流出冷却器,去沥青成型,流出顺畅,沥青在沥青降膜汽化冷却器管程内不易沉淀和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沥青储槽 2-沥青输送泵 3-沥青降膜汽化冷却器 4-内环蒸汽管 5-内环水管 6-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5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极糊加工用配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