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扭力减振联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5583.6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8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崔自来;张锋;何小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中大力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21 | 分类号: | F16F15/121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赵娇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机构 减振联轴器 减振块 延伸板 扭力 动力输出轴 传递轴 本实用新型 动力传递 环形布设 减震效果 径向延伸 转动惯性 输出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力减振联轴器,用于将动力输出轴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的传递轴,所述传递轴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且呈环形布设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和所述工作机构之间设置有多个减振块,所述减振块的一端与所述延伸板相连接,所述减振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机构相连接。该扭力减振联轴器能够有效的吸收转动惯性矩,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实现对工作机构的有效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联轴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扭力减振联轴器。
背景技术
传统发动机上散热风扇的传动方式是由发动机曲轴输出端带轮将扭矩通过皮带传递给发动机上方的从动带轮,该从动带轮轴向端面与散热风扇连接座用螺栓固定,从而将扭矩传给散热风扇使其转动。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将散热风扇直接安装在发动机曲轴输出端。这时,由于缺少了皮带传动的减震作用,同时由于散热风扇运转转速高,转动惯性矩大,启停发动机时,冲击扭矩较大等原因,散热风扇常常会在扇叶根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扭力减振联轴器。该扭力减振联轴器能够有效的吸收转动惯性矩,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实现对工作机构的有效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扭力减振联轴器,用于将动力输出轴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的传递轴,所述传递轴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且呈环形布设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和所述工作机构之间设置有多个减振块,所述减振块的一端与所述延伸板相连接,所述减振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机构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扭力减振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块包括弹性减振块本体、用于连接所述弹性减振块本体和延伸板的第一连接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弹性减振块本体与所述工作机构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弹性减振块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件伸入的连接孔,所述弹性减振块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上。
上述的一种扭力减振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振块本体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孔相通的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固定螺母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弹性减振块本体内。
上述的一种扭力减振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螺栓,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头部位于第二侧板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螺杆部从所述第二侧板伸出。
上述的一种扭力减振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母与第一侧板焊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螺杆部与所述第二侧板焊接连接。
上述的一种扭力减振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轴上安装有定心套,所述定心套与所述传递轴之间构成转动配合,所述定心套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且呈环形的外延板,所述外延板伸入所述减振块与所述工作机构之间,所述外延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的安装孔。
上述的一种扭力减振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套与所述传递轴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块,能够在发动机急停时其冲击扭矩较大的情况下,利用减振块的变形来吸收扭矩,以避免工作机构被折断损坏。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心套,能够实现对传递轴和工作机构的有效定位,避免工作机构的转动过程中发生偏心,能够时刻保证工作机构转动的同心度,保证工作机构运转过程平稳。
4、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中大力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中大力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55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双层金属橡胶阻尼减振器
- 下一篇:转轴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