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乳化液泵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8645.9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4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秋;张建东;陈盎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六合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7/03 | 分类号: | F04B17/03;F04B53/08;F04B4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液泵 联轴器 冷却片 底板 电机 降温结构 调压阀 固定框 进水管 乳化液 进管 水袋 贴合 成型 水道 本实用新型 温度感应器 双重作用 一端设置 装置结构 出水管 风机 风冷 乳液 水冷 紧凑 发热 冷却 灵敏 监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乳化液泵,包括底板、电机、乳化液泵和联轴器,所述底板上部设置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置有所述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一侧设置有所述乳化液泵,所述联轴器一侧设置有乳化液进管,所述乳化液进管上设置有调压阀,所述调压阀一侧设置有冷却片,所述冷却片周围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侧设置有风机,所述冷却片一侧设置有贴合水袋,所述贴合水袋内设置有成型水道,所述成型水道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有益效果在于:1、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稳定,利用温度感应器对乳液和机器稳定进行监控,反应灵敏;2、风冷和水冷双重作用,当装置发热时,能够有效的将装置进行冷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化液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乳化液泵。
背景技术
乳化液泵用于采煤工作面,为液压支架提供乳化液,工作原理靠曲轴的旋转带动活塞做往复运动,实现吸液和排液。液压支架用于支撑顶板,为采煤机采煤时提供一定的空间,防止顶板垮塌,乳化液由95%的水加5%的油组成,液压支架靠液压缸支撑伸缩。
现有公开号为CN20423917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三曲拐六柱塞对峙式乳化液泵,包括电机、底座、单向阀、安全阀、齿轮轴、齿轮、吸液阀,所述单向阀包括单向阀阀芯,所述安全阀包括安全阀阀针,所述单向阀阀芯与所述安全阀阀针的表面均设有若干微米级凹槽。
上述专利在使用的过程中连续使用时装置会发热,不能及时降温时会对装置产生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乳化液泵。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乳化液泵,包括底板、电机、乳化液泵和联轴器,所述底板上部设置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置有所述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一侧设置有所述乳化液泵,所述联轴器一侧设置有乳化液进管,所述乳化液进管上设置有调压阀,所述调压阀一侧设置有冷却片,所述冷却片周围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侧设置有风机,所述冷却片一侧设置有贴合水袋,所述贴合水袋内设置有成型水道,所述成型水道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一侧设置有制冷器,所述制冷器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乳化液进管端口处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制冷器、所述水泵、所述风机、所述调压阀、所述电机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 SPC-STW-26A1,所述温度感应器的型号为PT100。
为了进一步提高具有降温结构的乳化液泵的使用功能,所述电机与所述乳化液泵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乳化液泵传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具有降温结构的乳化液泵的使用功能,所述乳化液进管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乳化液泵上,所述调压阀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乳化液进管上,所述冷却片成型于所述乳化液进管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具有降温结构的乳化液泵的使用功能,所述冷却片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固定框上,所述风机通过螺钉与所述固定框连接,所述贴合水袋包裹贴合在所述乳化液进管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具有降温结构的乳化液泵的使用功能,所述成型水道成型于所述贴合水袋内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成型于所述贴合水袋上,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成型水道。
为了进一步提高具有降温结构的乳化液泵的使用功能,所述水箱通过螺钉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水泵通过螺钉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制冷器与所述水箱通过螺钉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具有降温结构的乳化液泵的使用功能,所述控制器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水箱上,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螺钉连接在乳化液进管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六合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六合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86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气动液压泵
- 下一篇:一种气筒的极限限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