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铆钉型电触头成型粗钉脚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9431.3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4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刘隽义;陈松杨;缪循晓;孙启波;胡杰;梁宇;王郭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14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镦模 成型 模具 二次底模 铆钉 钉脚 预镦 本实用新型 一次底模 电触头 触头移动 质量稳定 触电 冷镦 镦粗 焊接 配合 调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铆钉型电触头成型粗钉脚模具,包括头道模、一次底模以及终镦模,所述一次底模依次与头道模、终镦模进行预镦焊接、预镦成型操作,所述终镦模的一侧设置有与终镦模相配合的二次底模,所述终镦模将预镦成型后的触头移动至二次底模,并在二次底模配合下镦粗成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模具为产品质量稳定的用铆钉触电(头)冷镦机制打粗钉脚的模具,具有结构简单、调试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触头成型模具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铆钉型电触头成型粗钉脚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铆钉型电触头应用于开关电器触头系统,是影响开关电器触头系统工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其制造过程是由线材镦制加工而成。我公司在先申请的公开号为CN10629832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三层复合铆钉型电触头的制打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不同原材料相互复合实现冷焊结合,其钉头和钉脚同时预镦焊接,终镦成型,冲裁以及落料。
现有的铆钉型电触头由于受结合强度要求制约,其钉头直径和钉脚直径的比例约束为2:1;通过采用比钉脚直径更小线径的丝材生产,使得在冷镦成型的过程中通过扩大丝材的横向变形量,以增加银铜结合面积,保证银、铜材料之间的结合力。若采用比钉脚直径更大线径的丝材生产,使得钉头直径和钉脚直径的比例小于2:1时,产品的结合强度随之下降。当钉头直径和钉脚直径比例过大时,在铆接后容易在铆钉触电和簧片之间产生间隙,因此部分电器厂家需求钉脚直径与钉头直径接近的产品,以降低铆接过程的风险。
因此,研发出一种在保证银、铜材料之间结合强度情况下,以降低铆钉型电触头在铆接过程中风险的模具,实属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铆钉型电触头成型粗钉脚模具,该模具为产品质量稳定的用铆钉触电冷镦机制打粗钉脚的模具,具有结构简单、调试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铆钉型电触头成型粗钉脚模具,包括头道模、一次底模以及终镦模,所述一次底模依次与头道模、终镦模进行预镦焊接、预镦成型操作,所述终镦模的一侧设置有与终镦模相配合的二次底模,所述终镦模将预镦成型后的触头移动至二次底模,并在二次底模配合下镦粗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头道模以及终镦模的一侧均固设有同一个动模架,所述一次底模以及二次底模的一侧均固设有同一个静模架,所述静模架与动模架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头道模内置有可与头道模滑动配合的头道模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次底模内置有可与一次底模滑动配合的一次底模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次底模内置有可与二次底模滑动配合的二次底模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模架为活动设置并且在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对触头钉脚部位二次加工的方式,控制触点头径和脚径之间的比例,从而给电器厂家提供新的触电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预镦焊接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预镦成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镦粗成型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头道模;2、头道模针;3、一次底模;4、一次底模针;5、终镦模;6、动模架;7、静模架;8、二次底模;9、二次底模针;10、银材料;11、铜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9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锁模机构、模座及锻造设备
- 下一篇:一种压力机锻造上模具定位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