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人工泡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0284.1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7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邵长泉;邵从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饮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0 | 分类号: | A47J31/40;A47J31/46;A47J31/4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黄秀婷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泡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设备领域,特别为一种仿人工泡茶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杯体、滤网以及注水机构;杯体两侧的杯壁分别连接有旋转轴,杯体的底部设有出茶口;滤网安装在杯体内腔的下部;注水机构包括单侧注水管、中央注水管、环形注水管以及注水花洒;单侧注水管的出水端设有第一出水孔;中央注水管上端部设有多个沿中央注水管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布设的第二出水孔;环形注水管管壁上分布有多个出水孔;注水花洒安装在杯体内腔底部的杯壁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人工泡茶装置,其能够模仿人工的冲泡手法,对不同的茶品实现不同的冲泡方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设备领域,特别为一种仿人工泡茶装置。
背景技术
饮茶自古以来是中国人最常见的生活习惯之一,随着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传统的人工冲泡方式已跟不上都市白领的生活节奏,而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能够实现自动冲泡茶叶的泡茶机器应运而生。
然而目前市场虽存在多种泡茶器机,但仍然存在多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某公司生产的一款茶胶囊冲泡机,其通过将定量的茶叶封装在胶囊内部的方式保证了茶量和注水量,但是事先要把茶叶包装成胶囊就不可避免得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一来胶囊内部的空间有限使得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有限,同时茶叶的条索也无法充分展开,造成茶叶的滋味释放不够彻底;
二来由于一次冲泡的茶汤体积远大于胶囊的体积,因此在冲泡时需要不断向胶南注水,胶囊也不得不持续流出茶汤以腾出足够的空间留给之后进入胶囊的水分,这就到导致茶叶缺乏浸泡时间,从而造成茶叶中丰富的内含物无法溶解在茶汤中;
此外,对于真正懂得品茶的“茶友”来说,茶叶冲泡的滋味除了与茶叶品种、水质息息相关之外,还与茶叶冲泡注水方式有关,不同的注水方式所冲泡出的茶叶的香气和滋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然而目前市面上无论哪种茶饮机,均是简单的将热水注入到茶叶中进行冲泡,无法从根本上表现中国“名茶众多、茶茶不同”的特点,不能实现精细化冲泡、标准化口感,不能还原六大茶类的香气和滋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人工泡茶装置,对不同的茶品实现不同的冲泡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仿人工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滤网以及注水机构;
所述杯体两侧的杯壁分别连接有一根向杯体外部延伸的用于翻转茶杯的旋转轴,杯体的底部设有出茶口;所述滤网安装在杯体内腔的下部;
所述注水机构包括单侧注水管、中央注水管、环形注水管以及注水花洒;所述单侧注水管的进水端与外部进水装置连接,出水端沿杯体的侧壁向上延伸,在单侧注水管的出水端设有第一出水孔,该第一出水孔延伸至杯体内部;
所述中央注水管的进水端与外部进水装置连接,出水端伸入到杯体底部中央位置并穿过滤网向上延伸,在中央注水管上端部设有多个沿中央注水管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布设的第二出水孔;
所述环形注水管环绕设置在杯体内侧壁四周,环形注水管管壁上分布有多个出水孔,环形注水管的进水端延伸至杯体外部与外部进水装置连接;
所述注水花洒安装在杯体内腔底部的杯壁上且注水花洒的出水口露置在杯体的内部,且注水花洒的进水端延伸至杯体外部与外部进水装置连接。
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本装置使用过程如下:在茶叶被投入杯体后启动,热水从单侧注水管、中央注水管、环形注水管或注水花洒其中之一注入杯体内部进行茶叶的冲泡;按程序所预设的浸泡时间进行冲泡,到预设出茶时间点时,茶汤经过滤网过滤后从出茶口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饮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饮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0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区域检验系统的检验条码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夹刀板的方便携带刀的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