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离工具及梁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1052.8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9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余庆春;凌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B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1000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接件 阻挡件 插接组件 隔离工具 支撑体 高标号混凝土 方向延伸 插接孔 隔离层 抵接 梁柱 低标号混凝土 建筑施工技术 密实 本实用新型 标号混凝土 梁柱节点 梁纵筋 穿设 封堵 裂缝 混凝土 背离 隔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离工具及梁柱,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一种隔离工具,其包括支撑体、第一插接组件和第二插接组件,支撑体开设有插接孔,第一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插接件和阻挡件,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穿设于插接孔,第二插接件背离支撑体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阻挡件,阻挡件能够抵接于第一插接件并形成隔离层。本隔离工具通过利用阻挡件抵接于第一插接件形成能够隔离不同标号混凝土的隔离层,而且通过设置阻挡件能够封堵梁纵筋周围的空隙,防止高标号混凝土流入低标号混凝土中,浪费高标号混凝土,而且保证了梁柱节点处混凝土的密实,减少了裂缝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离工具及梁柱。
背景技术
梁柱节点作为框架结构构件的支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节约能源和经济性方面的进行考虑时,节点处梁柱需要使用不同等级的混凝土。竖向结构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水平结构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水平施工缝通常留于柱脚梁顶。需要先浇筑结构柱的混凝土,后浇筑结构梁的混凝土,梁柱不同等级混凝土之间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目前,较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一是浇筑柱的混凝土到梁板时留 45°斜面,在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梁板混凝土;二是在梁端安装钢丝网隔离。第一种方法在留斜面时,往往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导致斜坡流很远,浪费高标号混凝土。第二种方法在安装固定钢丝网时比较麻烦,在梁截面比较高时安装固定更加困难,而且会使钢丝网处没有石子,形成暗缝,对混凝土整体性有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工具,能够在浇筑梁柱节点时对不同标号的混凝土进行临时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柱,在浇筑此梁柱时,通过上述的隔离工具对不同标号的混凝土进行临时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隔离工具,用于隔离不同标号的混凝土,包括支撑体、第一插接组件和第二插接组件,所述支撑体开设有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插接件和阻挡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穿设于所述插接孔,所述第二插接件背离所述支撑体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插接件并形成隔离层。
可选地,所述隔离工具还包括第三插接组件,所述第三插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三插接件和分隔件,所述第三插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穿设于所述插接孔,所述分隔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分隔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分隔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阻挡件相互抵接形成隔离层。
可选地,所述支撑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插接孔包括相对应的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部开设有所述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二支撑部开设有所述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
可选地,所述隔离工具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插接孔且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插接孔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包括位于长度方向两端的抵接孔壁,所述隔离层的一侧抵接于所述抵接孔壁,所述隔离层的另一侧抵接于所述紧固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插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插接件固定连接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和所述阻挡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体的两侧,所述操作件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或防滑凹槽。
可选地,所述分隔件沿第一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均向所述分隔件的中间段凹陷设置。
可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壳体、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插接件,所述壳体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容纳腔,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第二伸缩件背对设置,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第二伸缩件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1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