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油的热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3613.8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8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楼晨曦;李小江;徐梦婷;刘凤东;施娄慨;张仁坤;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10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卫翠婷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本体 转轴 生物质油 搅拌棍 热解装置 粉料 本实用新型 充放气阀门 连接电机 升温过程 压力容器 出料口 支撑脚 打散 上端 产率 减小 粒径 焦炭 团聚 穿过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生物质油的热解装置,属于压力容器领域,包括反应釜本体、转轴、上下搅拌棍、充放气阀门,反应釜本体内部设有转轴,转轴上端穿过反应釜本体连接电机,转轴上连接有上搅拌棍与下搅拌棍,反应釜本体底部设有出料口,反应釜本体由支撑脚支撑。本装置可快速打散团聚的粉料,减小粉料的粒径,促进原料的混合,升温过程中能减少焦炭的产生,提高生物质油的产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物质油的热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加大,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以及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越发突出,寻求一种优质的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经十分迫切。
生物质作为地球上最广泛存在的物质有可储存、碳循环和环境影响小等特点,研究生物质原料生产生物质油具有重大意义。现如今可利用的、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包括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农产品加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都是能轻易从自然中得到的物质。在广泛的生物质资源中,食用淡水鱼类是不可忽视的一种生物质资源。
我国水域辽阔,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淡水鱼养殖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淡水鱼一般的加工过程为破肚、去内脏,部分鱼类由于鱼皮较为坚韧,还需去鱼皮。加工后,剩余部分的废弃物包括鱼皮、鱼骨、鱼鳍、鱼尾、内脏、鱼鳞、鱼鳔及其残留鱼肉,处理不当会发出严重恶臭污染环境。充分利用淡水鱼加工后的废弃物,将会提高淡水鱼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加工业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生物质油的热解装置,可快速打散团聚的粉料,减小粉料的粒径,促进原料的混合,升温过程中能减少焦炭的产生,提高生物质油的产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生物质油的热解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转轴、上下搅拌棍、充放气阀门,反应釜本体内部设有转轴,转轴上端穿过反应釜本体连接电机,转轴上连接有上搅拌棍与下搅拌棍,反应釜本体底部设有出料口,反应釜本体由支撑脚支撑。将淡水鱼废弃物磨成粉末状后倒入反应釜本体中再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同时去除反应釜本体内多余的杂质气体后进行加热搅拌,经过一定时长的搅拌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水热解产物,在搅拌过程中搅拌棍能可将团聚的粉料打散,使粉料与去离子水充分混合,间接的提高生物质油的产率,反应釜内部的温度可控,升温迅速减少了焦炭的产生,并且反应釜的保温效果较好,会使生物质油的产率大大提高,支撑脚倾斜连接反应釜本体底部增加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反应釜本体的顶部、底部呈半圆形设计,且反应釜本体内部的下搅拌棍与反应釜本体底部半圆形的设计相配合,下搅拌棍与反应釜本体底部存在10cm-15cm的间隙。反应釜上下两端半圆形的设计方便反应釜内部的清洗,在清洗时不会产生流挂现象,清洗的更加彻底,同时还有利于原料与去离子水的充分混合,搅拌棍与反应釜底部存在一定的间隙可避免搅拌棍与反应釜的刮擦,损坏反应釜,影响反应釜的使用。
作为优选,电机放置于固定板上方,电机输出端连接转轴,且转轴穿过反应釜本体,转轴与反应釜本体的接触部位套接有轴承,固定板通过支撑柱连接反应釜本体顶部。电机的转速可调节,搅拌转速为400RPM~1000RPM,在该转速范围内搅拌效果最佳,转轴与反应釜本体的接触部位套接有轴承对反应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反应釜本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充气阀门与放气阀门,充气阀门的上方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相对侧连接有进液口。将原料倒入反应釜内部后需在充气阀门处通入惰性气体,空气会从放气阀门排出,避免原料与反应釜内的氧气发生反应,防止生物质油的产率降低,进液口可在热解反应结束后通入二氯甲烷对反应釜内部清洗进一步清洗,使残留的热解产物从出料口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36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性能好的反应釜组
- 下一篇:一种H-1072钝化预膜剂制造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