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便高效的斑节对虾便捷捕捉笼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5371.6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0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亮;梁健;陈成勋;郭永军;孙敬锋;张达娟;石洪玥;方珍珍;尤宏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9/08 | 分类号: | A01K69/0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捕 斑节对虾 料桶 六棱柱筒 释放 捕捉笼 形支架 支架 本实用新型 出料嘴 悬浊液 轻便 支架内部空间 按压 管道安装 管道连接 双层设置 同轴固装 捕虾网 出料口 单向阀 侧壁 缓释 均布 料筒 内料 喷出 支脚 对虾 挤压 饲料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便高效的斑节对虾便捷捕捉笼,包括支架、诱捕料桶、捕虾网以及释放球,所述支架为水平放置六棱柱筒形支架,在六个棱上分别设置支脚,六棱柱筒形支架,在支架内套装诱捕网,诱捕网双层设置;在六棱柱筒形支架中心部位同轴固装一诱捕料桶,诱捕料桶的侧壁均布制有出料嘴,出料口对应到支架内部空间,将诱捕料筒通过管道连接一释放球,挤压释放球,诱捕料桶内料液能够从出料嘴喷出,在管道安装单向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斑节对虾便捷捕捉笼在中间的转滚内安装吸引物质缓释桶,按压释放球,能够释放出斑节对虾喜欢的悬浊液,如饲料悬浊液等,可以协助诱捕对虾,实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虾养殖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便高效的斑节对虾便捷捕捉笼。
背景技术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鬼虾、草虾、花虾、竹节虾、金刚斑节对虾、斑节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该虾的亲本是来源于非洲的野生斑节对虾。传统的对虾养殖采用开放式高位池或土塘养殖,这种养殖模式中,池塘上部空间暴露,养殖水体环境严重受到不利天气因素的影响,这些不利的天气因素包括:高温、寒潮、暴雨、连续阴雨天、台风等。不利天气因素除本身对于对虾生长、应激产生严重影响外,也会诱发各种疾病,导致对虾养殖难度增加,养殖成功率下降。为了提高养殖成功率,规避养殖风险,保证持续稳定的对虾养殖,十分有必要在高位池或土塘上部建设可常年使用的养殖大棚。
据检索,发现如下与本申请相关的专利文献,具体公开内容如下:
专利文献CN105941354A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长槽式捕虾笼具,包括笼具本体,所述的笼具本体由若干支架和包覆在支架底部和两侧的网片组成,且支架和网片之间组合形成顶部开口的长槽型结构,笼具本体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集虾箱,集虾箱的两端设有外大里小呈喇叭形状的入虾口,集虾箱的一侧设有通过网纲绳扎封的圆筒形取虾口,所述笼具本体内设有多条朝集虾箱倾斜的且用于引导虾向入虾口前行的导行网片。
专利文献CN207428247U公开了一种对虾便捷捕捉笼,包括金属圈和对虾收纳盒,所述金属圈之间通过连接网相连接,且连接网的外表面设置有捕虾孔,所述捕虾孔的内侧连接有第一防逃网,且第一防逃网通过连接绳与固定纽相连接,所述金属圈的两侧均安装有收缩器,且金属圈的下端连接有对虾收纳盒盖,所述对虾收纳盒盖的外表面设置有诱导孔,且诱导孔的内侧连接有第二防逃网,所述对虾收纳盒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提手,且对虾收纳盒的外侧面设置有漏水孔。
上述对虾便捷捕捉笼与本申请提供的结构差距较大,不影响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申请提出一种效率高、操作简单的轻便高效的斑节对虾便捷捕捉笼。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轻便高效的斑节对虾便捷捕捉笼,包括支架、诱捕料桶、捕虾网以及释放球,所述支架为水平放置六棱柱筒形支架,在六个棱上分别设置支脚,六棱柱筒形支架,在支架内套装诱捕网,诱捕网双层设置;在六棱柱筒形支架中心部位同轴固装一诱捕料桶,诱捕料桶的侧壁均布制有出料嘴,出料口对应到支架内部空间,将诱捕料筒通过管道连接一释放球,挤压释放球,诱捕料桶内料液能够从出料嘴喷出,在管道安装单向阀。
而且,支架的每一个边均有连接支架与诱捕料通的支撑杆。
而且,在六棱柱筒形支架外侧安装软质沙针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斑节对虾便捷捕捉笼具有六边形的结构,内部分别6个独立的捕虾空间,能够解决单一空间造成的捕虾不充分,空间不能有效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斑节对虾便捷捕捉笼在中间的转滚内安装吸引物质缓释桶,按压释放球,能够释放出斑节对虾喜欢的悬浊液,如饲料悬浊液等,可以协助诱捕对虾,实用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5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轨道式滑动喂养的桑蚕养殖室
- 下一篇:超钩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