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LabVIEW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5778.9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4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唐晨栋;王浩博;杨洋;杨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2 | 代理人: | 白海军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监控系统 室内环境 通讯模块 数据处理 单片机 上位机 甲醛检测传感器 电压检测电路 连接放大电路 设备控制模块 室内环境监控 本实用新型 湿度传感器 烟雾传感器 短信接收 放大电路 显示数据 | ||
一种基于LabVIEW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其组成包括:STM32F103单片机(7),所述的STM32F103单片机(7)同时连接CC2530 ZigBee通讯模块(12)、DS18B20温度传感器(1)、DHT22湿度传感器(2)、A/D转换器(6)、SD卡电路(8)、SIM900A通讯模块(11)、设备控制模块(9)、电压检测电路(10),所述的SIM900A通讯模块(11)连接短信接收(13)和LABVIEW上位机(14),所述的LABVIEW上位机(14)连接数据处理(15),所述的数据处理(15)连接显示数据(16),所述的A/D转换器(6)连接放大电路(5),所述的放大电路(5)连接DART甲醛检测传感器(3)和MQ‑2烟雾传感器(4),本实用新型用于室内环境监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LabVIEW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关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这种时代潮流下,各种环境监测设备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产物。近年来,生态环境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我国在大力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同时,环境检测技术也取得了巨大成果。随着计算机与智能化设备的日渐成熟,传统环境检测装置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传统的环境检测装置需人工读数,读数存在误差且耗费人工,由于是人工读数所以不能及时的反映出数据的变化等。为了有效的检测环境质量,需要收集足够多的准确数据,而人工已经无法满足这些条件。
传统的环境气体检测装置只能反应某一时刻的测量数据,不能对一段时间内数据的变化进行处理分析,因此,用户希望出现一种能够分析处理一段时间气体数据的装置。
传统的数据检测装置精度不够高,若环境中气体的浓度很低则无法检测,而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损伤,因此测量精度高、准确度好的装置就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多种传感器对空气中多项指标进行检测,其内置的STM32F103单片机会通过SIM900A通讯模块将数据发送给PC机与手机,通过LabVIEW软件分析处理并显示; STM32F103单片机会在数据过高时控制报警器报警的一种基于LabVIEW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LabVIEW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其组成包括: STM32F103单片机(7),所述的STM32F103单片机(7)同时连接 CC2530ZigBee通讯模块(12)、DS18B20温度传感器(1)、DHT22 湿度传感器(2)、A/D转换器(6)、SD卡电路(8)、SIM900A通讯模块(11)、设备控制模块(9)、电压检测电路(10),所述的SIM900A 通讯模块(11)连接短信接收(13)和LABVIEW上位机(14),所述的LABVIEW上位机(14)连接数据处理(15),所述的数据处理 (15)连接显示数据(16),所述的A/D转换器(6)连接放大电路 (5),所述的放大电路(5)连接DART甲醛检测传感器(3)和MQ-2 烟雾传感器(4)。
所述的一种基于LabVIEW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所述的 SIM900A通讯模块(11)连接所述的DS18B20温度传感器(1)、所述的DHT22湿度传感器(2)、所述的DART甲醛检测传感器(3)、所述的MQ-2烟雾传感器(4)。
所述的一种基于LabVIEW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所述的 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2号管脚连接电阻R1,所述的电阻R1连接所述的DHT22湿度传感器,所述的电阻R1连接可变电阻VR1,所述的可变电阻VR1连接电容C1,所述的电容C1连接集成电路U1、 LTC1049,所述的集成电路LTC1049连接电阻R2,所述的电阻R2 连接二极管D1和电容C2,所述的集成电路U1、LTC1049连接晶体三极管Q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57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