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驱动蜂鸣器功能和稳压功能的集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9736.2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5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潘军;王骋;王敬;冉建桥;周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科芯亿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2 | 分类号: | G10K9/1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蒲艳紫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鸣器驱动电路 稳压器 驱动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 稳压 集成电路 芯片 导线缠绕 电压输出 器件损坏 使用寿命 集成度 短路 蜂鸣器 再加工 接线 | ||
1.具有驱动蜂鸣器功能和稳压功能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蜂鸣器驱动电路和稳压器,所述蜂鸣器驱动电路和稳压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中,稳压器输入端连接至待稳压电源,稳压器输出端为稳定电压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驱动蜂鸣器功能和稳压功能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四电阻一端为第一控制端,第一控制端用于接入电压输入及其作用时间,第四电阻连接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到第三电阻,第三电阻连接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用于接入蜂鸣器启动电源,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到第一电阻,第二三极管与第一电阻的连接处为第一输出端,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至蜂鸣器的正极,第一电阻连接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电阻与第三三极管的连接处为第二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至蜂鸣器的负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到一第二电阻一端,第二电阻另一端为第二控制端,第二控制端用于接入脉冲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驱动蜂鸣器功能和稳压功能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有8个引脚,蜂鸣器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为芯片的B1端,蜂鸣器驱动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为芯片的B2端,蜂鸣器驱动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为芯片的VCC端,蜂鸣器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芯片的F1端,蜂鸣器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为芯片的F2端,稳压器的第二电源输入端为芯片的VCCA端,稳压器的电源输出端为芯片的OUT端,芯片还设置有GND接地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均连接至GND接地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驱动蜂鸣器功能和稳压功能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用于接入蜂鸣器启动电源,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非门输出端;
非门输入端连接至第八电阻一端,第八电阻另一端连接至第七电阻另一端,第七电阻另一端连接至比较器的输出端,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七电阻与第八电阻的接点,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为第一短接端,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九电阻一端,第九电阻另一端接地;
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短接端,当稳定电压输出端输出电压与蜂鸣器启动电源电压相等时第一短接端与第二短接端短接;
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五电阻一端,第五电阻另一端连接至第六电阻一端,第六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与第六电阻的接点连接至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
当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电压值比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压值大时比较器输出为0;当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电压值比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压值小时比较器输出为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驱动蜂鸣器功能和稳压功能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有10个引脚,蜂鸣器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为芯片的B1端,蜂鸣器驱动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为芯片的B2端,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为芯片的VCC端,蜂鸣器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芯片的F1端,蜂鸣器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为芯片的F2端,稳压器的第二电源输入端为芯片的VCCA端,稳压器的电源输出端为芯片的OUT端,芯片还设置有GND接地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均连接至GND接地端,第一短接端为芯片的K1端,第二短接端为K2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驱动蜂鸣器功能和稳压功能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器采用的型号是78L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科芯亿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科芯亿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97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DCDC变换器的和弦音驱动集成电路
- 下一篇:一种新型消音降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