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模顶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0186.6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0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侯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毅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丽莉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针 丝杆 升降板 下推板 双头轴 斜向槽 脱模 斜块 玻璃钢格栅 顶升装置 升降机构 电机 电机驱动丝杆 自身长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 锐角夹角 上下移动 竖向布置 竖向运动 竖直向上 直线平移 螺纹段 上表面 下表面 顶出 上抬 通孔 模具 装配 损伤 穿过 施加 驱动 力量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模顶升装置,包括顶针,若干个顶针竖向布置,顶针竖直向上穿过模具上的通孔,将玻璃钢格栅顶出;升降机构,对顶针施加上下移动的动力,升降机构由双头轴电机、丝杆、下推板、升降板、斜块构成;丝杆固定在双头轴电机的两头,双头轴电机驱动丝杆旋转,丝杆的两端分别具备互为反向的螺纹段,丝杆的两头与下推板装配,升降板的上表面与顶针固定,升降板的下表面与斜块固定,下推板上具备斜向槽,斜向槽的自身长度方向与水平面呈锐角夹角,斜块具备沿斜向槽长度方向的直线平移自由度,随着丝杆的旋转,下推板水平移动并驱动升降板竖向运动。采用此实用新型顶针的上抬力量大且均匀,保证玻璃钢格栅脱模并避免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格栅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模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钢格栅在模具在成型后需要经过脱模,但是玻璃钢格栅相比其他产品具备独特的特性,其自身尺寸往往较大,特别是水平横向的尺寸大,传统的脱模方式是采用油缸顶升,但是这样难以保证顶升力量的均衡,容易造成脱模困难,对产品产生不必要的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脱模顶升装置,将旋转运动转化为水平运动,继而利用斜向槽的分力转化为顶针的上下运动,施出的力量大且均匀,保证玻璃钢格栅脱模并避免损伤。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模顶升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脱模顶升装置,包括:顶针,若干个顶针竖向布置,顶针竖直向上穿过模具上的通孔,将玻璃钢格栅顶出;升降机构,对顶针施加上下移动的动力,升降机构包括斜楔机构,斜楔机构包括水平运动的下推板和竖直运动的斜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若干个阵列的顶针可以均匀分摊玻璃钢格栅的重量,在顶出玻璃钢格栅的同时不至于损伤玻璃钢格栅。脱模方式稳定有效,适用于大尺寸的玻璃钢格栅脱模,斜楔机构可以将水平运动转化为竖向运动,竖向运动即对应脱模运动,简单可靠,作用力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升降机构还包括双头轴电机、丝杆;丝杆水平固定在双头轴电机的两头,双头轴电机驱动丝杆旋转,丝杆的两端分别具备互为反向的螺纹段,丝杆的两头与下推板装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丝杆与斜块的搭配可以施加很大的竖向上抬力,将玻璃钢格栅从模具上剥离。双头轴电机两头连接丝杆,使得丝杆整体所受内力是沿双头轴电机对称的,丝杠所受的最大内应力小。丝杆整体向同一方向旋转,但是两段不同螺旋向的螺纹驱动两个下推板并不是向同一方向移动,而是同时靠近或远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板,升降板的上表面与顶针固定,升降板的下表面与斜块固定,下推板上具备斜向槽,斜向槽的自身长度方向与水平面呈锐角夹角,斜块具备沿斜向槽长度方向的直线平移自由度,随着丝杆的旋转,下推板水平移动并驱动升降板竖向运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升降板将斜块、顶针一体固定,斜向槽与斜块的接触方式使得下推板与斜块之间的力的传递简单可靠。利用斜向槽的分力原理,将下推板的水平运动转为升降板的升降运动,力量输出较大并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下推板为两个并分别与丝杆两头装配,两个下推板上各自的斜向槽具备竖向的对称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斜向槽沿双头轴电机对称的设计使得升降粄随斜块移动时仅仅会改变自身的竖直高度,不会水平方向偏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斜向槽自身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至30°,更优选的,夹角为4°至1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斜向槽与水平面的夹角较小,使得相对较小的水平力就可以推动下推板做竖向运动,夹角范围的选择可以决定水平力与竖向力的比值,利用可靠的非强力的双头电机便可以实现顶升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毅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毅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0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装配的斜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止模具异型顶针转动的铜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