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永磁开锁智能锁锁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1422.6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2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冰清;周龑;罗巍;张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创联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2 | 分类号: | E05B47/02 |
代理公司: | 11429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乐<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大道77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芯座 转动 锁芯主体 磁卡槽 锁芯盖 永磁体 永磁 本实用新型 永磁体装置 传统智能 非法开锁 锁芯结构 偏心柱 锁结构 智能锁 外部 开锁 锁舌 卡住 吸引 非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永磁开锁智能锁锁芯结构,在传统智能锁结构基础上,锁芯主体内增加了永磁体装置,对应的在锁芯座上增加锁芯座防永磁卡槽。在有外部非法永磁体吸引时,将锁芯主体内的永磁体吸引出来卡住对应的锁芯座防永磁卡槽,从而阻止锁芯盖的转动,锁芯盖不能转动导致偏心柱也不能转动,锁舌不能运动,锁不会被打开,从而防止外部永磁干扰非法开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永磁开锁智能锁锁芯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智能锁锁芯结构如图1所示,由锁芯主体1、电磁铁线圈2、电磁铁套管3、永磁铁芯装置4(包括第一永磁铁芯41和第二永磁铁芯42),锁芯盖5,锁芯座6,锁舌7 组成,锁芯盖5内设置有永磁铁芯卡槽51,锁芯盖5的外部设置有偏心柱52,锁芯座6上设置有导向槽61,锁舌7上设置有偏心柱卡槽71。电磁铁套管3穿过电磁铁线圈2将其固定在锁芯主体1上,电磁铁套管3两端设置有开孔容纳第一永磁铁芯41及第二永磁铁芯42,第一永磁铁芯41及第二永磁铁芯42放置时异级相对,电磁铁套管中间非连通,保证第一永磁铁芯41及第二永磁铁芯42在电磁铁套管3内被隔离开来,避免两者吸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如图2所示。偏心柱52设置在锁芯盖5的非圆心处,装配时嵌入锁舌7的偏心柱卡槽71内,锁舌7可以被偏心柱52带动在锁芯座6上的导向槽61内前后运动,如图1及图 3所示。
正常开锁时,授权钥匙插入锁芯主体1内,给电磁铁线圈2供电,在电磁铁套管3 内产生与第一永磁铁芯41、第二永磁铁芯42初始放置时反向磁场,使得第一永磁铁芯41 及第二永磁铁芯42弹出,卡在锁芯盖5内的永磁铁芯卡槽51内,如附图4及附图5所示。此时转动钥匙,锁芯盖5会跟随转动,会带动锁芯盖5上的偏心柱52一起转动,偏心柱52 转动的同时会带动锁舌7向后运动收缩,从而实现开锁动作。当未插入授权钥匙,或插入钥匙未给电磁线圈1供电时,或使用外部其它工具时,第一永磁铁芯41、第二永磁铁芯42因彼此吸引收回到电磁铁套管3内,如附图3所示。此时第一永磁铁芯41、第二永磁铁芯42 与锁芯盖5脱离,转动钥匙时,锁芯盖5不会跟随转动,从而不会带动锁舌7运动,门锁不能被打开。
当外部有永磁体干扰时,外部永磁体接近锁芯时,第一永磁铁芯41或第二永磁铁芯 42会被外部永磁体吸引,从而卡到锁芯盖5内的永磁铁芯卡槽51内,如附图6(以第一永磁铁芯41被吸引为例)所示。此时若用外部工具带动锁芯主体1转动,锁芯盖5会跟随转动,从而带动锁舌7动作,会产生门锁被打开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智能锁容易被外部永磁体非法开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防永磁开锁智能锁锁芯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传统智能锁结构基础上,增加外部永磁体吸引后死锁锁芯盖5的结构。如在锁芯主体1上安装永磁体,对应的在锁芯座6上增加锁芯座防永磁卡槽。在有外部非法永磁体吸引时,将第一永磁铁芯41或第二永磁铁芯42吸引出来卡到永磁铁芯卡槽51的同时,也将锁芯主体1内装的永磁体装置吸引出来卡住对应的锁芯座6上的锁芯座防永磁卡槽,从而阻止锁芯盖5的转动,不能带动偏心柱52转动,从而不能带动锁舌运动,锁不会被打开,从而防止外部永磁干扰非法开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在锁芯主体1上安装的永磁体,以及对应的在锁芯座上的锁芯座防永磁卡槽,在有外部永磁体干扰时,永磁体被外部永磁体吸引而卡住对应锁芯座防永磁卡槽,从而将锁芯盖5锁死,防止外部永磁体非法开锁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传统智能锁组装分解图;
图2为传统智能锁电磁套管与永磁铁芯装配图;
图3为传统智能锁待机状态示意图;
图4为传统智能锁正常开锁状态示意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创联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虹创联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14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永磁干扰推拉式电磁铁结构
- 下一篇:防虚掩电子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