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土保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1557.2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5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焦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爱玲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9/02;E03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82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土保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土保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土保持装置。包括种植台、坡体、水沟、树木、集水槽、走水管、集水支管、固定卡件,所述种植台上种植若干树木,所述种植台上侧设有水沟,种植台下侧为坡体,在种植台下侧角上通过固定卡件固定有水平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底部同角度倾斜连通设有若干走水管,在集水槽与走水管角度小于度的一侧走水管上设有若干集水支槽,走水管及集水支槽均位于坡体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可防止水土流失,方便收集水分,有利于树木的健康成长,宜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土保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土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基本建设的飞速开展,城市建设、铁路、公路、房地产开发等工程逐年增加,水土流失面积有扩张的趋势,其中大部分是边坡水土流失,在强降雨的条件下容易引起山体崩塌滑坡,造成边坡的失稳,水土流失较严重。大量高强度的水土流失,不仅影响我区生态景观,而且危及我国基础设施和防洪安全,对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每年政府都十分重视边坡治理工作,投入大量资金用来做好边坡治理工作,防止水土流失。目前,公知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各种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经营管理措施。工程措施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生物措施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但对于一些干旱的地区,由于缺水植被很难成活,所以单纯的生物护坡时间周期长,在植被还未恢复使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可防止水土流失,方便收集水分,有利于树木的健康成长的水土保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土保持装置,包括种植台1、坡体2、水沟3、树木4、集水槽5、走水管6、集水支管7、固定卡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台1上种植若干树木4,所述种植台1上侧设有水沟3,种植台1下侧为坡体2,在种植台1下侧角上通过固定卡件8固定有水平的集水槽5,所述集水槽5底部同角度倾斜连通设有若干走水管6,在集水槽5与走水管6角度小于90度的一侧走水管6上设有若干集水支槽7,所述走水管6及集水支槽7均位于坡体2上。
所述集水支槽7上侧开口,且与走水管6连通。
所述走水管6下端位于水沟3内的部分折成水平。
所述固定卡件8呈“U”型,两端插入土壤内,将集水槽5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利用水沟与种植台相间设置形成梯田结构,结构稳定,集水槽、走水管、集水支管的设置,将雨水收集在水沟内,种植台旁边设置的水沟,方便收集的雨水供树苗根部吸收,供树木健康成长,且集水槽、走水管、集水支管的设置可起到固定土壤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可防止水土流失,方便收集水分,有利于树木的健康成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槽、走水管及集水支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种植台1;坡体2;水沟3;树木4;集水槽5;走水管6;集水支槽7;固定卡件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爱玲,未经焦爱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1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