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2381.2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0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天行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H04B10/07;H04B1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测试仪 固定圈 光纤 滑块 矩形滑槽 螺纹连接环 滑动连接 限转槽 橡胶圈 拔插 开凿 匹配 本实用新型 接头连接体 光纤检测 光纤接头 过盈配合 接头连接 结构本体 连接方式 上端固定 检测仪 外端 下端 替换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测试仪,属于光纤检测领域,一种光纤测试仪,包括光纤测试仪本体,所述光纤测试仪本体上端固定连接有接头连接体,所述接头连接体内滑动连接有光纤,所述光纤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左右两端均开凿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矩形滑槽相匹配,所述固定圈下端开凿有环形限转槽,所述滑块与环形限转槽相匹配,所述滑块远离光纤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环,所述螺纹连接环靠近光纤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固定圈过盈配合,可以实现替换原有光纤与检测仪之间相互拔插的连接方式,从结构本体上解决光纤接头拔插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纤测试仪。
背景技术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在光通信传输领域,红光笔、光源以及光时域反射仪是日常运维工作中的常用仪表。红光笔通过输出650nm左右波长的红色光来实现端到端光纤识别功能,多用于综合布线施工与维护领域;手持式光源,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1到3个波长的稳定输出,既可以向单模光纤测量提供1310nm和1550nm的双波长激光输出,又可以向多模光纤测量提供850nm的激光输出,广泛应用于光纤工程测试领域。为保证光纤测试的准确性,提升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光纤端面检测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是利用光学放大原理来检测光纤端面凹陷、污染、划痕等。光时域反射仪,简称OTDR,利用光在光纤中传输产生的瑞利散射和菲涅尔反射效应制成的精密仪表,可用于光纤长度、接头衰减和故障定位等的测量。在日常对光纤进行衰耗测试时,遵循以下步骤:1、对红光笔和光源所用FC-FC光纤跳线两端接头端面进行检测,看是否存在接头端面污染。若存在,利用光纤清洁工具清洁光纤端面灰尘和细小颗粒,并继续检测处理,直至端面检测正常为止;若端面正常,进行下一步;2、两个站内的纤芯对应关系和顺序进行逐一确认,避免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线序熔接混乱导致的断芯误判。该确认纤芯对应关系和顺序的过程通过红光笔完成;3、按照已理清的纤芯对应关系,光源发光,对端的相应纤芯若能收到光,记录测试数据。若收不到光,则利用OTDR检测断点,消缺后对端的相应纤芯收到光信号并记录。
使用红光笔、光纤端面检测工具、手持式光源以及OTDR完成光缆纤芯测量,存在以下问题。
1、这三个步骤对单端光纤接头拔插多次,增加了光纤接头拔插次数,降低了光纤接头的使用寿命。
2、第二步光纤跳线一端断开红光笔接入光源,以及第三步用OTDR测试断点时,此过程若操作不规范,存在光纤接头被污染的风险,接头污染后将影响第二步用光源测试的数据准确性。
3、三个步骤完成测试,拔插风险环节较多,不利于提高测试效率。
上述光纤接头拔插风险环节较多,测试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申请号为CN201621167334.9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测试仪,其中,该一种光纤测试仪包括:光输出端,用于与待检测的光纤接头连接,并将光输出至所述光纤;发光器件,用于发出光;功能选择键,用于在多个检测功能之间进行切换,其中,所述多个检测功能至少包括:光时域反射仪OTDR功能、以及光源功能,所述不同的检测功能控制所述发光器件发出不同的光;显示器,用于显示当前检测仪输出的光的信息,解决了光纤接头拔插风险环节较多,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上述实用新型的缺点是:通过增加一种光纤测试仪的功能,从而降低光纤接头拔插风险,没有从结构本体进行解决光纤接头拔插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测试仪,它可以实现替换原有光纤与检测仪之间相互拔插的连接方式,从结构本体上解决光纤接头拔插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2.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天行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天行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2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