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孔桩四周与顶面一体化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3137.8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4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左卿;庄国锋;代宣印;余江;谭洪赟;刘娜;喻艳;罗元成;刘臻;刘飞;阳贞凯;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中***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栏 固定杆 顶面 本实用新型 一体化防护 活动连接 整体装置 拆装方便 井下安全 施工作业 渣土 刚度强 使用率 铰链 排出 桩孔 杂物 重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孔桩四周与顶面一体化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栏A(1),防护栏B(7),防护栏C(18),防护栏C(18)分别与防护栏B(7)、防护栏A(1)活动连接,防护栏A(1)与固定杆A(6)、防护栏B(7)与固定杆A(13)以及防护栏C(18)与固定杆B(15)之间通过铰链(17)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防止孔桩四周与顶面杂物滚落入桩孔口,保证了孔桩施工作业的井下安全和顺利排出渣土,同时整体装置刚度强,拆装方便,安装后整体装置牢固,重复使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孔桩四周与顶面一体化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山区公路桥梁的桩基础施工中,采用的人工挖孔施工时,为确保孔桩内作业人员的安全,在桩基混凝土未浇筑成型前,需要对桩基四周与孔顶进行防护。已知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171498U,于2016年4月20日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人工挖孔桩防护网”,其技术方案中采用的网状防护,存在竖立状态下伞状型防护网片空缺一个方向无法安全防止杂物滚落入桩孔内、平放状态下无法对渣土排出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能防止孔桩四周与顶面杂物滚落入桩孔口,保证了孔桩施工作业的井下安全和顺利排出渣土,同时整体装置刚度强,拆装方便,安装后整体装置牢固,重复使用率高的孔桩四周与顶面一体化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孔桩四周与顶面一体化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栏A,防护栏B,防护栏C,防护栏C分别与防护栏A、防护栏B活动连接,其中:防护栏A由横杆A、横杆B、横杆C、立杆A组成,横杆A与横杆C之间由若干的立杆A固定连接,横杆B固定于立杆A中部一侧,横杆C与固定杆A通过铰链活动连接,防护栏B由横杆D、立杆B、横杆E、横杆F、立杆C组成,横杆D与横杆F之间由若干的立杆C固定连接,横杆E固定于立杆B中部一侧,横杆E与横杆F之间固定有立杆B,横杆F与固定杆B通过铰链活动连接,防护栏C由横杆G、横杆H、立杆D、横杆J组成,横杆G与横杆J之间由若干立杆D固定连接,横杆H固定于立杆D中部一侧,横杆G与固定杆C通过铰链活动连接。
较优的,所述横杆D短于横杆E,固定在横杆D与横杆F之间的立杆C长于固定在横杆E与横杆F之间的立杆B。
较优的,所述固定杆A、固定杆B、固定杆C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有连接孔。
较优的,所述防护栏C分别与防护栏A、防护栏B的活动连接为门鼻与门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比现有技术具备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
防护栏C与防护栏A、防护栏B之间,通过便于三面防护栏拆装的门扣与门鼻活动连接,防护栏A与固定杆C、防护栏B与固定杆C以及防护栏C与固定杆B之间,均通过便于三面防护栏实现竖立和平放状态的铰链活动连接,固定杆A、固定杆B、固定杆C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有连接孔便于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桩基上,使得整体装置牢固与孔桩基上,防止孔桩四周杂物滚落入桩孔口。三面防护栏通过活动铰链呈平放状态下,横杆D及横杆E自由端与立杆B部分形成出渣口。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栏A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栏B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栏C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竖立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平放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31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