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透光性的全彩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3282.6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2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丁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正点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殷齐齐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束 全彩显示屏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腔体 本实用新型 高透光性 前偏光片 偏光片 屏框架 像素点 光源 电压控制 光线集中 漏光现象 透光薄膜 液晶分子 低耗能 透过量 嵌有 射出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全彩显示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透光性的全彩显示屏,包括屏框架,屏框架内部嵌有像素点,像素点内部设有光源,光源一侧设有背偏光片,背偏光片一侧设有第一电极,第一电极相对的位置上设有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有电压控制的液晶分子,第二电极上设有前偏光片,前偏光片边缘设有用于将光线集中的收束腔体,收束腔体上设有透光薄膜,本实用新型采用收束腔体的结构,使外射的光线收束在小范围内射出,防止漏光现象,增强光线的透过量,同时实现低耗能高亮度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全彩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透光性的全彩显示屏。
背景技术
显示屏是用LED发光二极管做为发光显示器件,按点有顺序排列焊在带有驱动配件的线路板上、拼装成整台LED显示屏用来显示文字和图形,做广告和宣传作用,可重复应用,可代替霓红灯、布条、和其它固定户内外广告。显示屏的每一个显像单位称为像素,每个像素的色光都是由像素单元内部的滤光片将色光滤过后形成的三基色组成的。
室内P4显示屏是LED显示屏的一种型号。随着人们对显示屏显示视觉效果的要求提升,增强LED显示的观赏性,提高视觉效果,同时也是为了降低能耗,一般会给显示屏设置调节不同显示亮度的功能,这种方法虽然灵活,但是却有无法同时实现高亮度显示和低耗能的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透光性的全彩显示屏,旨在解决LED显示屏无法同时实现高亮度显示和低耗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透光性的全彩显示屏,包括屏框架,屏框架内部嵌有像素点,像素点内部设有光源,光源一侧设有背偏光片,背偏光片一侧设有第一电极,第一电极相对的位置上设有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有电压控制的液晶分子,第二电极上设有前偏光片,前偏光片边缘设有用于将光线集中的收束腔体,收束腔体上设有透光薄膜。
更进一步地,光源内部设有用于滤过杂色光的红、绿和蓝三种滤光片。
更进一步地,液晶分子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两个电极之间没有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处于不透光状态,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处于透光状态。
更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控制电压的薄膜晶体管。
更进一步地,收束腔体设置在前偏光片上,收束腔体的底部与所述前偏光片的底部为无缝隙连接。
更进一步地,收束腔体的结构为上小下大的中通壳体结构,收束腔体的四个面为弧面。
因为采用收束腔体的结构,使外射的光线收束在小范围内射出,防止漏光现象,增强光线的透过量,同时实现低耗能高亮度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透光性的全彩显示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透光性的全彩显示屏的像素点结构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透光性的全彩显示屏的像素点结构的前视图。
图中:1-屏框架;2-像素点;3-光源;4-背偏光片;5-第一电极;6-液晶分子;7-第二电极;8-前偏光片;9-收束腔体;10-透光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收束腔体9的结构,使外射的光线收束在小范围内射出,增强光线的透过量,同时实现低耗能高亮度的特性,不但可以应用在室内,而且更适合应用在户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正点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正点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32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