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信号产生装置、智能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4154.3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4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华;黄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阿凡达智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器件 开关模块 智能设备 过零控制电路 信号产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 交流电压 开闭状态 过零检测电路 并联连接 波形信号 传统开关 断开状态 线路连通 智能控制 准确检测 断开 断电 输出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号产生装置、智能设备及系统,信号产生装置包括:开关模块,包括开关器件与过零控制电路,开关器件与过零控制电路并联连接,过零控制电路在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时维持开关模块的线路连通并调节经过开关模块的交流电压的过零波形;过零检测电路,与开关模块连接,用于检测经开关模块输出的交流电压的过零波形以产生与开关器件的开闭状态对应的过零波形信号。本实用新型能够使使用传统开关器件的智能设备不会因开关器件断开而断电并准确检测开关器件的开闭状态,从而可以满足智能设备的智能控制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产生装置、智能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系统是通过物联网技术、有线/无线通讯技术、电力载波通讯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智能化信息处理,以及节能控制等技术将家中的各种智能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能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然而,在使用智能设备前,大部分家庭在家居设备的供电线路中均仅设有传统的开关器件,对于普通家居设备而言,这种线路结构只有开/关的需求,成本低,安装维护简单,但随着社会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家居设备已慢慢被智能设备所取代,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线路,将会导致智能设备的电源在开关器件被拨动到断开状态时被切断而不能对其进行智能控制,无法满足智能设备的控制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信号产生装置、智能设备及系统,能够使使用传统开关器件的智能设备不会因开关器件断开而断电,从而可以满足智能设备的智能控制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信号产生装置,包括:
开关模块,包括开关器件与过零控制电路,所述开关器件与所述过零控制电路并联连接,所述过零控制电路在所述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时维持所述开关模块的线路连通并调节经过所述开关模块的交流电压的过零波形;
过零检测电路,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用于检测经所述开关模块输出的交流电压的过零波形以产生与所述开关器件的开闭状态对应的过零波形信号。
其中,所述开关模块设置在智能设备的供电线路中,所述过零检测电路设置在所述智能设备中。
其中,所述过零控制电路为一独立封装模块并设有用于与所述开关器件连接的连接引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包括:
过零检测电路,与用于控制智能设备的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并联连接的开关器件与过零控制电路,所述过零控制电路在所述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时维持所述开关模块的线路连通并调节经过所述开关模块的交流电压的过零波形,所述过零检测电路检测经所述开关模块输出的交流电压的过零波形以产生与所述开关器件的开闭状态对应的过零波形信号;
主控模块,与所述过零检测电路连接以接收所述过零检测电路输出的过零波形信号。
其中,所述智能设备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射频模块和/或红外模块。
其中,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用于转换所述智能设备的工作状态的信号时,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进行工作状态的转换。
其中,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过零波形信号获取所述开关器件当前的开闭状态,并根据所述开关器件当前的开闭状态控制所述智能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阿凡达智控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阿凡达智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4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