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发热薄膜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4636.9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9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范继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剑鸣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王志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大埔***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层 导电膜条 发热薄膜 发热结构 板结构 一体式结构 地板层 隔热层 粘合层 导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 绝缘层覆盖 并联设置 电性连接 发热效果 密封连接 水平设置 依次层叠 导电膜 阻抗 通电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发热薄膜板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底隔热层、发热结构层及地板层,发热结构层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上等间距的水平设置有TCO薄膜条,相邻的TCO薄膜条藉由导电膜条电性连接,导电膜条的左、右端分别与导线电性连接,从而使得导电膜条呈并联设置,第二绝缘层覆盖于导电膜条及TCO薄膜条上并与第一绝缘层密封连接,使发热结构层形成一体式结构,第一绝缘层与底隔热层藉由第一粘合层连接呈一体,第二绝缘层与地板层藉由第二粘合层连接呈一体,从而使电发热薄膜板结构呈一体式结构,进而方便铺设;TCO薄膜条由于具有阻抗,因此通电即可产生热量,其设置均匀可靠,从而可提供安全可靠且均匀的发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薄膜功能板,尤其涉及一种通电可发热的电发热薄膜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以煤为主要能源作为冬季家庭取暖的方式越来越受到限制,取而代之的以集中供暖及清洁能源 (如天然气、太阳能、电能等)进行冬季家庭取暖成为主流。然而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其使用受到限制。而电作为不可长期存储的能源,在冬季夜间电力往往是过剩的,会白白的浪费掉,为此国家在政策上鼓励多使用夜间低谷电,价格是白天峰电的1/2~1/3。同时国家电网营销 [2015]47号《国家电网公司关于2015年深入开展电能替代工作的意见》“重点任务”中强调“努力拓宽电能替代领域”。在“居民小区、学校等领域推广碳晶、电热膜、发热电缆等采暖技术”。因此,电采暖行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电采暖市场也会逐步成为采暖市场主流趋势。综合上述市场前景,相关电采暖地板及系统在家庭生活将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
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已有的电采暖地板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发热材料铺设于地板的下方,如在地板下方铺设一层电热膜;一种是将以碳素纤维为发热材料将其内置于地板中,再将发热材料与电源线连接,发热材料向外辐射热能向地面供暖,由于发热材料是直接铺设与地板之下,未与地板形成一体,需要先铺设发热地板,随后在对应铺设地板,铺设工艺复杂且繁琐;并且无法对发热材料进行有效的封装密封保护,缩短了使用周期。
因此,亟需一种使用寿命长、铺设方便快捷的电发热薄膜板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铺设方便快捷的电发热薄膜板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发热薄膜板结构,其包括依次层叠的底隔热层、发热结构层及地板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结构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及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等间距的水平设置有TCO薄膜条,相邻的两所述TCO薄膜条之间的间隙形成热腔,相邻的两所述TCO薄膜条上均设置一导电膜条,所述导电膜条呈等间距的水平设置,相邻的两所述TCO薄膜条藉由所述导电膜条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导电膜条的左端与一第一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导电膜条的右端与一第二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及所述第二导线用于与外界的电源电性连接,使所述导电膜条呈并联设置,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于所述导电膜条及所述TCO薄膜条上并与所述第一绝缘层密封连接,所述导电膜条及所述TCO薄膜条被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热腔及所述第二绝缘层绝缘封装于内,并使所述发热结构层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导线及所述第二导线密封的穿出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底隔热层之间藉由一第一粘合层连接呈一体,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地板层之间藉由一第二粘合层连接呈一体,从而使所述电发热薄膜板结构呈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剑鸣,未经黄剑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46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