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4881.X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8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罗凯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3/14 | 分类号: | B65D83/14;B65D8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152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阀芯 密封圈 管连接 油剂桶 残油 弹簧 堵头 本实用新型 收集装置 连通 弹簧连接 工作效率 连接弹簧 形变状态 自然状态 最大压缩 不连通 最窄处 穿出 端头 管壁 管内 贴合 取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包括压空开关阀芯、弹簧、堵头、a管、b管和c管;a管由a1管和a2管连接形成T形管;b管由b1管、b2管和b3管连接形成L管,b1管与a2管连接,c管与b2管最窄处连通;堵头固定在a2管的一端,压空开关阀芯一部分位于a2管内,另一部分从a2管的另一端穿出,堵头与压空开关阀芯之间连接弹簧,密封圈a位于压空开关阀芯与弹簧连接的端头处,密封圈b与密封圈a间隔一定距离,二者与a2管的管壁完全贴合;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a管与b管不连通,弹簧处于最大压缩形变状态时,a管与b管连通。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快速高效地将油剂桶内的残油全部取出,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纤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化纤行业中的聚酯熔体被喷丝板挤压成一根根丝束后,要给丝束涂抹一定浓度的油剂,目的是消除丝束静电,增加丝束抱合力,为后续加工生产做好准备。油剂与纯水在调配槽内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前,首先要将油剂原油桶内的油剂抽出来,由于油剂粘度较大,约60mm2/s,使用一般的吸油管难以进行吸取,为了提高效率,一般采用齿轮泵抽取原油,在齿轮泵进口管道上连接一根L形不锈钢管,将L形不锈钢管插入油剂桶内抽取油剂,在抽取过程中当油剂桶内的油剂减少到不能充满L形不锈钢管时,桶内剩余油剂不能被抽出。油剂桶采用非金属材料注塑成型,为了增加桶体强度,桶的底部圆周设计成向上折约45°角,桶的顶部圆周设计成向下折约45°角,这样剩余油剂是不能被倒出来的。目前采用的收集油剂桶内残油的方法是用一种大号的针筒,针筒的进口连接一根内径较小的刚性管,将残留油剂抽出来,但这样要两名员工配合,一人操作针筒,一人握持插入桶内的刚性管,需要抽取多次,费时费力,效率低。
因此,亟待需要研究一种省时省力、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以及能够快速高效地收集油剂桶底部残油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以及能够快速高效地收集油剂桶底部残油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包括压空开关阀芯、弹簧、堵头、a管、b管和c管;压空开关阀芯为棒状结构,其上固定套有密封圈a和密封圈b;a管为T形管,由a1管和a2管连接而成;b管为L形管,由b1管、b2管和b3管依次连接而成,b1管为L形,b2管的横截面积自一端至另一端先缩小后增大;
a1管一端与a2管连接,另一端开口,b1管与a2管连接且沿a2管延伸方向与a1管有一定间距,目的是在a管内能够形成一个可供压缩空气流入或封闭的空间,c管与b2管最窄处连通且向b1管倾斜,目的是流入到b2管的压缩空气在进入到c管后,压缩空气会继续向前,此时在b2管和c管的交接处下方形成负压,将油剂桶内的油剂吸上来,因为b2管最窄处的压力高,吸上来的油剂会和压缩空气一同向前,从c管吸上来进而从b3管排出,堵头固定在a2管的一端,压空开关阀芯一部分位于a2管内,另一部分从a2管的另一端穿出,堵头与压空开关阀芯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密封圈a位于压空开关阀芯与弹簧连接的端头处,密封圈b与密封圈a间隔一定距离,二者与a2管的管壁完全贴合,b1管相对a1管距离堵头更近;
堵头与压空开关阀芯之间的弹簧段的自然长度大于b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a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之间的最小距离,以保证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a管与b管不连通,堵头与压空开关阀芯之间的弹簧段压缩后的最小长度小于b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之间的最小距离,堵头与压空开关阀芯之间的弹簧段压缩后的最小长度与密封圈a和密封圈b之间的距离之和大于a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之间的最大距离,以保证弹簧处于最大压缩形变状态时,a管与b管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48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内分泌科检测血糖的试纸盒
- 下一篇:一种单向喷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