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电联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5395.X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4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兵;陈晨;林海佳;吴永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7/02 | 分类号: | F01K17/02;F01K17/00;F01K25/10;F01K7/38 |
代理公司: | 11662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德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发电 加热器 汽轮机 热电联产系统 供给管路 供暖系统 热电联产 抽汽口 连通 发电 热电负荷 蒸汽热能 抽汽阀 排汽口 选通阀 吸收 供热 接通 灵活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热电联产技术,提供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具有汽轮机(101)和加热器(103)的热电联产循环(1),所述汽轮机(101)的排汽口连通所述加热器(103),以所述加热器(103)向供暖系统供热,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一余热发电循环(2)以及第二余热发电循环(3);所述第一余热发电循环(2)通过抽汽阀(11)连通所述汽轮机(101)的抽汽口,以吸收所述抽汽口供给的蒸汽热能进行发电;所述第二余热发电循环(3)通过第一选通阀组(1X)接通所述供暖系统的供给管路,以吸收所述供给管路的热能进行发电。提供了一种能保持额定负荷运行前提下实现热电负荷的灵活调节的热电联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电联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能保持额定负荷运行前提下实现热电负荷的灵活调节的热电联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轮机组是重要的热电联产方式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开展供热机组的节能技术研究,提高能源利用率,对于火电行业的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
目前一些大型供热机组抽汽压力一般在0.5MPa左右,而目前建筑供暖采用的水暖系统的供水温度一般不超过95℃,由于降低供水温度可提高供暖的舒适度,近年来很多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采用80℃ /60℃,甚至更低的供回水温度。而供热抽汽参数远远高于供热系统的需要,实际运行中往往需要节流,造成很大的损失。
另外一方面,传统背压式汽轮机的发电量随热负荷变化,其生产方式是“以热定电”,即电负荷随热负荷变化,热电负荷调节过程难度大、能耗大、安全隐患大。在优先满足热负荷的前提下,电负荷波动较大,增大了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
再有一方面,背压式汽轮机的整机焓降小,若偏离设计工况,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会大幅下降,往往会从80%降低到60%以下,进而造成发电能耗增加。在热负荷较低时,使得机组的设备利用率大大降低,变工况特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保持额定负荷运行前提下实现热电负荷的灵活调节的热电联产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具有汽轮机和加热器的热电联产循环,所述汽轮机的排汽口连通所述加热器,以所述加热器向供暖系统供热,还具有第一余热发电循环以及第二余热发电循环;所述第一余热发电循环通过抽汽阀连接所述汽轮机的抽汽口,以吸收所述抽汽口供给的蒸汽热能进行发电;所述第二余热发电循环通过第一选通阀组连接所述供暖系统的供给管路,以吸收所述供给管路的热能进行发电。
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具有尖峰加热器,通过所述抽汽阀接通至所述汽轮机的抽汽口,以所述尖峰加热器向供暖系统进行补峰供热。
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汽轮机的抽汽口通过抽汽管路接通所述第一余热发电循环与所述尖峰加热器,所述抽汽管路设有所述抽汽阀与第二选通阀组,通过所述第二选通阀组选择接通或关断与所述第一余热发电循环或所述尖峰加热器的连通。
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选通阀组包括安装在供给管路的旁通阀,以及安装于旁通阀两端的进水阀和出水阀,所述进水阀和出水阀分别控制向所述第二余热发电循环的供水和回水。
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选通阀组包括安装在所述抽汽管路的旁通阀,以及安装于旁通阀两端的进汽阀和出水阀,所述进汽阀和出水阀分别控制向所述第一余热发电循环的供汽和回水。
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余热发电循环通过第三选通阀组连通所述第一余热发电循环,以吸收所述第一余热发电循环的热量进行发电。
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选通阀组设置于所述第一余热发电循环的透平机之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53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蒸汽动力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轮机高低压旁路的供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