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粘膜剥离功能的鼻腔手术吸引器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5476.X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8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逄作祥;刘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逄作祥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24;A61M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1 | 代理人: | 史长敏 |
地址: | 26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柄部 管部 管腔 吸引器 侧孔 鼻腔手术 粘膜剥离 出液口 吸引口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固定连接管 鼻腔侧壁 鼻腔粘膜 单手操作 管状结构 手持柄部 吸引器头 分泌物 穿刺 辅助性 连通管 导管 对管 负压 可用 微调 吸入 切割 堵塞 医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粘膜剥离功能的鼻腔手术吸引器,包括柄部和管部;柄部和管部都是管状结构,柄部前端固定连接管部后端,管部的前端顶部是尖端;柄部和管部内部都设有相连通的管腔,柄部后端的端面设有连通柄部管腔的出液口,管部前端的顶部设有连通管部管腔的吸引口,柄部左侧设有连通柄部管腔的侧孔;管部前端的尖端可用于鼻腔粘膜的分离以及辅助性穿刺和切割工作;柄部后端的出液口用于连接吸引器的导管,启动吸引器时通过管部前端的吸引口吸入鼻腔侧壁上的液体、分泌物等;进行操作时医生单手持柄部,一个手指头按在柄部上的侧孔上,通过堵塞、打开侧孔对管腔中的负压进行微调,实现单手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引器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粘膜剥离功能的鼻腔手术吸引器头。
背景技术
鼻内窥镜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用手术刀对鼻腔粘膜进行分离以及辅助性穿刺和切割,在手术过程中还需要用吸引器的吸引头伸入鼻腔内清除鼻腔中的血液、分泌物和组织碎屑,由于鼻腔空间较小,手术刀和吸引器头多次交替进出鼻腔会增加手术时间和难度,对医生的精力和体力也是极大的考验;由于鼻腔粘膜比较脆弱,吸引器的负压不易调节过高和过低,在实际操作中医生往往需要一只手拿吸引器头,另一只调节吸引器的负压按钮,极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粘膜剥离功能的鼻腔手术吸引器头,能够解决手术刀和吸引器头交替使用不便以及负压不便调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粘膜剥离功能的鼻腔手术吸引器,包括柄部和管部;柄部和管部都是管状结构,柄部前端固定连接管部后端,管部的前端顶部是尖端,管部的前端底部是圆弧端;柄部和管部内部都设有相连通的管腔,柄部后端的端面设有连通柄部管腔的出液口,管部前端的顶部设有连通管部管腔的吸引口,柄部左侧设有连通柄部管腔的侧孔;柄部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第一过渡区的外径从前向后逐渐增大,第二过渡区的外径从前向后逐渐减小;柄部上设有防滑纹区,防滑纹区位于第二过渡区的前侧。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柄部和管部都是不锈钢材质,柄部前端焊接管部后端。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柄部长度是80mm,柄部外径是8mm,柄部内径是3mm;管部长度是90-100mm,管部外径是3mm,管部内径是2mm;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的长度都是8mm,第二过渡区的最小直径是5mm,出液口直径是3mm,吸引口的直径是5-6mm,侧孔直径是3mm,侧孔圆心与管部后端的距离是10mm,防滑纹区的长度是8mm。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防滑纹区设有3-4道环状凹陷的波纹,波纹凹陷的深度是0.5mm。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引口的开口平面与管部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侧孔的开口平面与柄部左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吸引口的平面与侧孔的平面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粘膜剥离功能的鼻腔手术吸引器头同时具备手术刀和吸引器的功能,管部前端的尖端可用于鼻腔粘膜的分离以及辅助性穿刺和切割工作;柄部后端的出液口用于连接吸引器的导管,启动吸引器时通过管部前端的吸引口吸入鼻腔侧壁上的液体、分泌物等;进行操作时医生右手持柄部,大拇指按在柄部上的侧孔上,通过堵塞、打开侧孔对管腔中的负压进行微调,实现单手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左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示,1.柄部,2.管部,3.尖端,4.出液口,5.吸引口,6.侧孔,7.防滑纹区,8.第一过渡区,9.第二过渡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逄作祥,未经逄作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54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分针
- 下一篇:非体外循环技术下经心尖室间隔心肌旋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