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性强的电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7406.8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0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才;戴无病;刘志军;傅治顺;赵俊;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万斯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00 | 分类号: | H03F3/00;H03F1/34;H03F1/5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放器 电阻 反相输入端 同相输入端 电路 电压信号转换 本实用新型 抗干扰性能 信号输出端 传输电路 传输信号 电流信号 电流形式 电阻串联 电阻接地 源极连接 正输入端 电流板 发射极 输出端 漏极 源极 电源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干扰性强的电流板,电源正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与PMOS管漏极连接,PMOS管源极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信号输出端与运放器反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输出端与第一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与第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集电极与PMOS管源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发射极依次与第七电阻、第八电阻串联,且第七电阻一端与运放器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另一端与运放器反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接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传输电路实现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使传输信号的方式以电流形式传输,提高整个电路的抗干扰性能,使整个电路对负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干扰性强的电流板。
背景技术
电流板为多个电子器件搭建组成的集成电路的安装板,大多数信号采集器件的均具有模拟量输出的功能,模拟量为电压信号的信号采集器件采集的信号需要通过较长的通信线进行传送,但是由于电压信号远距离传输损失较大,抗干扰性能较差,且现有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保护性能较差,为了信号采集器件采集的信号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性,需要设计一种抗干扰传输信号的电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干扰性强的电流板,通过传输电路实现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使传输信号的方式以电流形式传输,提高整个电路的抗干扰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干扰性强的电流板,包括传输电路,所述传输电路包括第一NPN三极管、第二NPN三极管、P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保护二极管、运放器;
电源正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PMOS管与漏极连接,PMOS管源极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保护二极管正极与PMOS管漏极连接,保护二极管负极与PMOS管源极连接;
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与运放器反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发射极接地,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与第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集电极与PMOS管源极连接;
第二NPN三极管发射极与第七电阻连接,第八电阻与第七电阻串联,第七电阻与第二NPN三极管公共端通过第四电阻与运放器同相输入端连接,且运放器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接地,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公共端通过第五电阻与运放器反相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输电路还包括滤波电容及第十一电阻,第十一电阻一端与所述PMOS管源极连接,第十一电阻另一端分别与滤波电容、第三电阻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输电路还包括第一击穿二极管,第一击穿二极管负极连接第十一电阻、PMOS管源极的公共端,第一击穿二极管正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传输电路还包括第二击穿二极管,第二击穿二极管负极与所述运放器输出端连接,第二击穿二极管正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传输电路实现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使传输信号的方式以电流形式传输,提高整个电路的抗干扰性能,第七电阻、第一NPN三极管和第二NPN三极管为运放器提供负反馈,使整个电路对负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PMOS管为整个电路提供保护,确保电源输入正常为后级电路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万斯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万斯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74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过流保护功能的功放电路及芯片
- 下一篇:放大器、输入接收器以及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