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车护顶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1423.9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3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锋;陈洋;叶飞;张祥;李少波;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于俊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框架 横梁 本实用新型 叉车护顶架 后支撑杆 前支撑杆 上端 侧框架 冲压孔 观察孔 一体式板状结构 纵向中心线 安装方便 间距均匀 镜像对称 开口向下 一端连接 透光性 叉车 驾驶室 板状 根侧 保证 驾驶 视野 司机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叉车护顶架。包括顶框架和一对侧框架,所述一对侧框架沿顶框架的纵向中心线呈镜像对称;每根侧框架包括前支撑杆、横梁和后支撑杆,所述前支撑杆的上端和横梁的一端连接,横梁的另一端和后支撑杆的上端连接,形成开口向下的U形侧框架,所述顶框架为板状,顶框架上由前往后依次开设有三行观察孔,每行观察孔包括两个以上的孔,且沿顶框架的横向等间距均匀布置;所述冲压孔的总面积占顶框架面积的50%~70%。本实用新型的顶框架为一体式板状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为司机提供安全的驾驶空间,而且冲压孔可保证顶框架的透光性,保证驾驶室的视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叉车护顶架。
背景技术
为了使司机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空间,叉车配装护顶架。但现有叉车护顶架存在以下问题:为保证顶部视野,采用钢板与矩形管拼焊结构制作顶框架。这种护顶架结构复杂,制作耗时耗力而且护顶架无预留驾驶室的安装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为了实现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预留驾驶室安装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叉车护顶架。
包括顶框架1和一对侧框架,所述一对侧框架沿顶框架1的纵向中心线呈镜像对称;每根侧框架包括前支撑杆21、横梁22和后支撑杆23,所述前支撑杆21的上端和横梁22的一端连接,横梁22的另一端和后支撑杆23的上端连接,形成开口向下的U形侧框架;所述顶框架1为板状,顶框架1上由前往后依次开设有三行观察孔,每行观察孔包括两个以上的孔,且沿顶框架1的横向等间距均匀布置;所述三行观察孔的总面积占顶框架1面积的50%~70%。
进一步,位于顶框架1前部的第一行观察孔为五个等间距布置的前方孔111,所述前方孔111为长方形孔,且长度方向与顶框架1的长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位于顶框架1中部的第二行观察孔为两个中间孔112,所述中间孔112为长方形孔,且长度方向与顶框架1的宽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位于顶框架1后部的第三行观察孔为五个等间距布置的后方孔113,所述后方孔113为正方形孔。
进一步,所述观察孔的四个角为圆角过渡,且观察孔上安装有透明板115。
进一步,与所述中间孔112的长边两侧相邻的所述顶框架1的中部设有两平行于顶框架1长度方向的加强筋114。
进一步,所述U形侧框架的相对内侧开设有连续的安装凹槽200;所述一对侧框架上的一对前支撑杆21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安装凹槽200。
进一步,所述后支撑杆23为矩形管,所述矩形管的相对于每根侧框架的内侧开设有安装凹槽200,且安装凹槽200沿矩形管的延伸方向布置。
进一步,所述横梁22和前支撑杆21为横截面相同的异形管,所述异形管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安装凹槽200,且安装凹槽200沿异形管的管身方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的顶框架为一体式板状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为司机提供安全的驾驶空间,而且三行观察孔可保证顶框架的透光性,保证驾驶室的视野;
(2)本实用新型的侧框架上设有安装凹槽,预留有驾驶室安装空间,可以安装侧门和前挡玻璃安装方便而且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顶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冲压顶棚示意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左侧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异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异型管横截面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14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