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网U型槽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3321.0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0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聂飞;李俊;胡莹;高曙光;田广辉;张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01;H02G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柱安装 纵向侧壁 钢筋混凝土 横向侧壁 间隔设置 接触网 空心孔 上网 竖向 电缆 螺栓 安装效率 并行设置 电缆排管 工程造价 纵向两端 纵向通孔 盖板 底壁 绕行 现浇 穿过 封闭 冲突 | ||
一种接触网U型槽基础,以避免与电缆排管发生冲突,同时可有效避免上网电缆绕行,提高安装效率和大幅度节省工程造价。包括现浇而成的钢筋混凝土U型槽基础,该钢筋混凝土U型槽基础由底壁和两横向侧壁构成U型断面,其纵向两端由纵向侧壁封闭,顶部并行设置支柱安装平台和盖板。所述支柱安装平台与该侧纵向侧壁、横向侧壁固结为一体,在支柱安装平台的中央部位设置穿过上网电缆的竖向空心孔,竖向空心孔外间隔设置与支柱安装平台连接的支柱安装螺栓。所述纵向侧壁上间隔设置纵向通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轨电车工程附属设施,特别涉及一种有轨电车工程或类似工程的兼具备电缆检修井功能的接触网U型槽基础。
背景技术
有轨电车线路一般敷设于既有道路,或道路旁的绿化带上,受限于既有车道或绿化带整体宽度,有轨电车路基宽度一般比较窄,强弱电排管很容易与接触网基础冲突,不易避绕;同时现代有轨电车对景观要求高,要求接触网上网电缆穿支柱敷设至柱顶,常规做法是支柱前设一手孔井,支柱基础内预埋一根电缆管,一端与支柱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手孔井连通,再从临近电缆井预埋电缆管至手孔井,将其连通。这种做法存在两个弊端,一是手孔井尺寸小,基础内预埋管弯度大,电缆敷设至柱顶难度大,二是电缆如果从上网支柱的电缆井异侧方向敷设过来,不能直接穿支柱敷设,需要绕行于电缆井,不仅浪费电缆,而且在电缆井需要绕360°弯往回敷设,转弯半径极小,极易损坏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触网U型槽基础,以避免与电缆排管发生冲突,同时可有效避免上网电缆绕行,提高安装效率和大幅度节省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网U型槽基础,其特征是:包括现浇而成的钢筋混凝土U型槽基础,该钢筋混凝土U型槽基础由底壁和两横向侧壁构成U型断面,其纵向两端由纵向侧壁封闭,顶部并行设置支柱安装平台和盖板;所述支柱安装平台与该侧纵向侧壁、横向侧壁固结为一体,在支柱安装平台的中央部位设置穿过上网电缆的竖向空心孔,竖向空心孔外间隔设置与支柱安装平台连接的支柱安装螺栓;所述纵向侧壁上间隔设置纵向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可满足有轨电车工程或类似物路基宽度受限条件下接触网基础、电缆敷设顺利实施的需求;
2、可实现接触网支柱安装、电缆敷设检修、穿线等多项功能,省去电缆井,手孔井工程,较传统方案更经济,节约成本;
3、可实现上网电缆敷设路径的优化和降低施工难度,可有效避免上网电缆绕行,提高安装效率和节省电缆长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有轨电车路基宽度不够,接触网支柱基础和电缆排管冲突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电缆穿支柱敷设困难的问题,还可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四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接触网U型槽基础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面图;
图4是沿图1中C-C线的剖面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钢筋混凝土U型槽基础10、支柱安装平台11,支柱安装螺栓12、竖向空心孔13、电缆卡扣14,横撑15、盖板16,纵向通孔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3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