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4028.6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1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利;陈宇强;陈中兆;肖鸿亮;余丛;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93 | 代理人: | 柳兴坤;刘馨月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单元 加强结构 壳体 空气处理装置 对接位置 本实用新型 整体稳定性 装配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该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加强结构,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壳体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对接形成所述壳体,所述加强结构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且所述加强结构靠近所述壳体单元之间的对接位置设置。通过在靠近壳体单元之间的对接位置设置加强结构来避免壳体单元之间装配时发生变形,有效提高壳体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塔扇形状呈细长柱状,整机机身较高,使用过程如不小心被撞倒后前后壳冲击能量大,机身易会出现断裂等情况。另外由于机身前后壳多为注塑零件,结构上需设计出风口和进风口,结构强度小,在注塑后存贮过程中容易变形,整机装配后机身强度不足影响稳定性。由于塔扇控制器一般设置在机身下端,操作面板设置在机身上端,走线需跨越机身不易规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该空气处理装置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加强结构来避免壳体单元之间装配时发生变形,有效提高壳体的整体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加强结构,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壳体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对接形成所述壳体,所述加强结构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且所述加强结构靠近所述壳体单元之间的对接位置设置。
优选地,所述加强结构构造为呈L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壳体单元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壳体单元通过卡扣连接和/或紧固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单元包括壳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上的加强板固定结构,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加强板固定结构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固定结构包括与所述壳本体的内侧面相连的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螺钉柱,在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柱相配合的螺钉孔,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加强板通过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螺钉孔与所述螺钉柱配合实现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单元沿竖向延伸,所述壳体单元上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加强板在所述壳体单元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在所述壳体单元的延伸方向上相互隔开设置的两个限位部,所述加强板限位在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壳体单元和设置在其上的加强板之间形成避空部,用于导线的安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单元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导线的走线槽,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形成L形,所述第一板部的至少部分结构插入所述走线槽中,所述第二板部将所述走线槽的开口封闭。
优选地,所述走线槽内设置有卡线槽结构,所述导线能够卡入所述卡线槽结构中。
优选地,所述走线槽内设置有筋板结构,所述筋板结构与所述走线槽的槽壁相连,所述筋板结构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筋板结构构成所述卡线槽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板部抵靠在所述筋板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单元沿竖向延伸,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壳体单元的延伸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相对接形成筒形结构,所述加强结构设置在靠近所述前壳体的周向两端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为钣金件。
优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塔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40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工智能化中央除湿系统的过滤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