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0826.X | 申请日: | 201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8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金崇龙;阳国超;成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陵川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F01N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0003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消音管 固定装置 上固定座 分叉槽 螺纹柱 消声器 下固定座 外侧设置 汽车用 齿轮 底端 本实用新型 顶端设置 卡合连接 螺栓固定 内部设置 固定座 矩形槽 排气管 排气口 排水孔 通孔 转把 连通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消声器,包括消音管,消音管的外侧设置有排气口,消音管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孔,消音管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与消音管相互连通,连接管的外侧设置有分叉槽,分叉槽将连接管的端部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分叉槽的顶端设置有上固定座,分叉槽的底端设置有下固定座,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均固定在连接管的外表面,上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矩形槽、齿轮、通孔、转把和齿轮,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螺纹柱,螺纹柱的一端固定在下固定座的顶端,螺纹柱的另一端与固定装置卡合连接。通过设置了固定装置和螺纹柱,解决了消声器通常使用螺栓固定,但这种固定方式容易对排气管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声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消声器。
背景技术
汽车消声器是现代车辆里不可或缺的组件,普遍安装在排气管的尾段部分,用以抑制引擎废气排放所产生的噪音。
现有的汽车用消声器具有其通常使用螺栓固定,旋紧螺栓使其抵住排气管的外壁,从而达到固定消声器的目的,但这种固定方式容易对排气管造成损伤,以及汽车用消声器在存放过程中,容易有杂质通过进气口进入消声器内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用消声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消声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用消声器具有其通常使用螺栓固定,旋紧螺栓使其抵住排气管的外壁,从而达到固定消声器的目的,但这种固定方式容易对排气管造成损伤,以及汽车用消声器在存放过程中,容易有杂质通过进气口进入消声器内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消声器,包括消音管,所述消音管的外侧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消音管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消音管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消音管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外侧设置有分叉槽,所述分叉槽将所述连接管的端部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所述分叉槽的顶端设置有上固定座,所述分叉槽的底端设置有下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下固定座均固定在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所述上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矩形槽、齿轮、通孔、转把和齿轮,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下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固定座的顶端,所述螺纹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端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连接管的内壁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外侧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轴承、限位挡板、橡胶板和橡皮筋,所述保护装置覆盖住所述进气口。
优选的,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固定槽的底部,所述橡胶板固定在所述轴承的外侧,所述橡胶板覆盖住所述进气口,所述橡胶板能以所述轴承为圆心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限位挡板安装在所述橡胶板的外侧,所述限位挡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槽的底部,所述限位挡板的高度等于所述固定槽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橡皮筋安装在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橡胶板之间,所述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挡板的内侧,所述橡皮筋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橡胶板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矩形槽开设在所述上固定座的内部,所述转轴固定在所述矩形槽的内壁,所述齿轮固定在所述转轴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转把固定在所述转轴的端部,所述转把贯穿所述上固定座的外壁,所述转把安装在所述上固定座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通孔贯穿所述上固定座,所述通孔与所述矩形槽相互连通,所述螺纹柱穿透过所述通孔,所述螺纹柱的螺纹部分与所述齿轮的锯齿部分咬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了固定装置和螺纹柱,解决了现有的汽车用消声器通常使用螺栓固定,但这种固定方式容易对排气管造成损伤的问题。
2、通过设置了保护装置,解决了汽车用消声器在存放过程中,容易有杂质通过进气口进入消声器内部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陵川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陵川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08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排气系统用颗粒捕集器隔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器后端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