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装红外感应装置的收费站入口自动发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0938.5 | 申请日: | 201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8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国威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6 | 分类号: | G07B15/06;G06K1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廉莹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卡机 红外感应装置 收费站入口 自动发卡机 液压缸 加装 红外感应开关 本实用新型 第一液压缸 柜体内壁 第二液压缸 控制液压缸 柜体内部 两端固定 司机 输出端 伸长 柜体 车型 驾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装红外感应装置的收费站入口自动发卡机,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两个第一液压缸,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发卡机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发卡机另一侧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红外感应开关,所述柜体内壁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两个第二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一种加装红外感应装置的收费站入口自动发卡机,通过在柜体内部设有三个液压缸,三个液压缸的位置不同,方便驾驶不同高度车型的司机进行高速入口的取卡;通过在三个发卡机的一侧设有的液压缸,以及三个发卡机另一侧设有的红外感应开关,可以控制液压缸带动发卡机伸长,方便司机取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卡机,特别涉及一种加装红外感应装置的收费站入口自动发卡机,属于高速公路收费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助发卡机指的是可通过用户自助操作(完全或者部分)来实现即时发卡的自助设备。自助发卡机是一种新型的自助设备,它主要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人机交互技术,将传统的柜台发卡服务转移到自助设备上完成。
目前的高速自动发卡机,由于在高速入口发卡的时候,由于不同车辆的高度不一样,因此现在的取卡机不适合大型卡车以及客车司机取卡,且发卡机的位置离司机的距离较远,不便于司机取卡,且发卡机的出卡口长时间暴露在外部,外部的灰尘容易从此处进入发卡机的内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装红外感应装置的收费站入口自动发卡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适合驾驶不同车型司机的取卡以及发卡机离司机较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装红外感应装置的收费站入口自动发卡机,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两个第一液压缸,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发卡机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发卡机另一侧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红外感应开关,所述柜体内壁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两个第二液压缸,两个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发卡机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发卡机另一侧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红外感应开关,所述柜体内壁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两个第三液压缸,两个所述第三液压缸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三发卡机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发卡机另一侧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三红外感应开关,所述第一发卡机另一侧的中部、第二发卡机另一侧的中部和第三发卡机另一侧的中部均开设有出卡口,三个所述出卡口的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板,六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支撑板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三个所述支撑板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和两个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和第三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分别穿过三个支撑板与三个遮盖板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发卡机另一侧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开关,所述第二发卡机另一侧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开关,所述第三发卡机另一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设有第三电动伸缩杆开关,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和第三电动伸缩杆分别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开关、第二电动伸缩杆开关和第三电动伸缩杆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分别通过第一红外感应开关、第二红外感应开关和第三红外感应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三个所述遮盖板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橡胶皮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体一侧固定设有三个警示灯,所述柜体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警示灯开关,所述警示灯通过警示灯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三个所述遮盖板的尺寸均大于三个出卡口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开关的型号、第二红外感应开关的型号和第三红外感应开关的型号均为TDL-2181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国威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国威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0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模式车道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运维管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