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升降工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2186.6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8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方;夏铃;杜俊;高雪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赛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工作平台 下层 叠加 本实用新型 工作平台 组合式 上层 高空作业设备 单独升降 电气接口 电气连接 高大空间 机械连接 狭窄通道 高空间 紧固件 桅柱式 电梯 吊装 整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升降工作平台,属于升降工作平台,现有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不易进出电梯或通过狭窄通道,本实用新型由两台升降工作平台叠加而成,下层升降工作平台具有较大的外形尺寸,上层升降工作平台具有较小的外形尺寸。下层升降工作平台、上层升降工作平台均可单独工作,当遇到高大空间需要作业时,使用提升工具将上层升降工作平台吊装叠加在下层升降工作平台上,通过紧固件将两台升降工作平台进行机械连接。通过电气接口将两台设备进行电气连接,从而组合形成一台能够在高空间进行作业的高空作业设备整机。组合后,其工作平台最大高度是两台单独升降工作平台最大高度的叠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工作平台,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升降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酒店、商场、车站等场所,但这些场所往往工作高度高,但电梯及相关通道尺寸小,对整机重量也有一定的限制。普通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往往工作高度越高,外形结构尺寸越大,自重也越大。特别是12米以上的升降工作平台,重量往往在一吨以上,很难进出电梯或通过狭窄的通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不易进出电梯或通过狭窄通道的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式升降工作平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升降工作平台,其特征是:其由两台升降工作平台叠加而成,下层升降工作平台具有较大的外形尺寸,上层升降工作平台具有较小的外形尺寸。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下层升降工作平台包括下层底盘、设于下层底盘上的下层桅柱、由下层桅柱举升的下层连接架;所述的上层升降工作平台包括上层底盘、设于上层底盘上的上层桅柱、由上层桅柱举升的上层工作平台;所述的上层底盘紧固在所述的下层连接架上。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为所述的下层连接架配置有可装配的下层工作平台。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下层升降工作平台设有下层电气接口,所述上层升降工作平台的电气设备通过上层电气接口与所述的下层电气接口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下层升降工作平台具有四个下层桅柱,所述的下层连接架位于所述的四个下层桅柱之间。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上层升降工作平台具有一个上层桅柱。
本实用新型由两台升降工作平台叠加而成,下层升降工作平台具有较大的外形尺寸,上层升降工作平台具有较小的外形尺寸。下层升降工作平台、上层升降工作平台均可单独工作,当遇到高大空间需要作业时,使用提升工具将上层升降工作平台吊装叠加在下层升降工作平台上,通过紧固件将两台升降工作平台进行机械连接。通过电气接口将两台设备进行电气连接,从而组合形成一台能够在高空间进行作业的高空作业设备整机。组合后,其工作平台最大高度是两台单独升降工作平台最大高度的叠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层升降工作平台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升降工作平台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升降工作平台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下层升降工作平台:11-下层底盘,12-下层桅柱,13-下层连接架,14-下层工作平台;
02-上层升降工作平台:21-上层底盘,22-上层桅柱,23-上层工作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赛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赛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2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